热情何处释——南京广场舞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场舞的发展不仅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然而由于广场舞带来的扰民与公共资源的占用问题,受到部分民众的排斥与反抗。各地居民奇招频出,如高音跑、鸣枪、放藏獒、扔老鼠等恶性反击手段,引发了一系列的或大或小的社会问题;
为此,我校组织了部分优秀大学生,深入南京各大社区,对南京广场舞现状进行调研。经过近1个月的准备,本次调研在7月26日正式开始。
本次社会实践预计深入南京的8个区均进行调研,每个区预计选择3个点进行问卷发放,计划共发放600份问卷。此次实践调研将对受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状况、是否参与广场舞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针对广场舞参与者进行跳广场舞的时间与频率以及广场舞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调查等较为深入的发展现状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预计在8月4日正式结束,结束后调研团队将会将此次调研成果汇集成南京广场舞发展现状报告,为对策建议提供依据。我们预祝此次实践调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4年8月4日,我校广场舞调研小组顺利结束了为期12天的暑期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于7月24日正式开始,共在南京7个区、21个社区进行了问卷发放,对32人进行了个案访谈,深入了解了南京广场舞的普遍发展情况,并对广场舞参与者及反对者的独特观点进行了收集。据悉,在此次调研过程结束后,我校广场舞调研团队将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广场舞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努力做到将广场舞现状科学、具体的描述出来,为改善南京广场舞环境提供依据,为退休老人创造更好的休闲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