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南京工业大学“城中村”优化改造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地方政府、房地产资本和不断涌入的移民共同促成了高速城市化,开始制造大量城市边缘地区和群体。江苏省作为城市化的火车头,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也率先发现了例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等城市边缘化现象,8月1日-8月11日,由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交通院8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在南京、南通、泰州三地展开了调研,希望能深入了解“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更进一步体会国家在处理城市化问题上的理念。

 闹市区中的“城市死角”

     8月1日--8月2日,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南京的刘军师桥小区进行采访调查。刘军师桥(巷)及居民区位于南京中山东路西段北侧,走进了刘军师桥,一条长度不过几十米,宽度仅够两三个人并行的狭窄小巷。巷子里停着电动车,头顶挂着衣服,显得更加逼仄。在新街口核心商业圈里竟还保留着这样的“城中村”,对比资料上所描述,刘军师桥小区破旧的程度让队员们愕然。

刘军师桥破败的房屋

    我们对巷内几户居民进行了采访,据他们介绍,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没有下水系统,也就没有抽水马桶,居住条件极其恶劣。之后,队员们还去了分管刘军师桥的长江路社区了解情况,得知刘军师桥小区内共有72户人家,大多是低保户,还有两户家中有重病患者,低收入低保障迫使他们长期“蜗居”于城市一隅。有关部门也多次走访,试图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但大多是扬汤止沸,拆迁改造工作也迟迟未能进行。

居民为我们介绍房屋情况

双学区房竟是“城中村”

    8月3日--8月4日, 调研团来到了第二个调研地点——南通,以南通市文峰花苑内厂北村九组为例,进行调查实践活动。

    文峰花苑位于南通市金鹰商场中心店附近,地段很好,是南通市田家炳小学和城中小学的双学区。但是隐藏在这个小区内的“城中村”厂北村九组,其居住环境却极其恶劣,与周围居民区格格不入。厂北村九组位于文峰花苑内海军干休所的西边不远处,调研团成员在询问居民后得知,这块地方是当年文峰花苑拆迁的遗留部分,目前只有十几户人家居住在这里,大部分是外地人。 

队员们对居民进行采访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大多数居民忍无可忍,迫切地希望改造或是拆迁。调研团成员在社区了解得知,由于房屋之间的拥挤和违章搭建,修公厕的设备根本进不去,而且这个村原来属于文峰街道,现在归新城桥街道托管,若要拆迁还需区里统一规划。但是社区已经进行了摸底,希望居民们能够耐心等待、配合工作。

厂北村九组内部

    据资料获悉,时至2017年,南通市区内的大型“城中村”和棚户区均已征收或正在征收,类似于厂北村九组这样的城市“死角”面临着政府给予重视但是少有开发商问津的尴尬局面,如何做到“政府牵头,居民自愿,社会投资”的良好征收局面,实现小型“城中村”的快速改造,还居民一个干净体面有尊严的城市居住环境,“城中村”改造不能仅靠等待。

队员们到社区了解改造情况

走近原“南京最大城中村”

    8月4日,“城中村”优化改造调研团来到了南京范家塘,进行我们最后一站的实地调研。  距繁华的南京新街口一公里,朝天宫之南,建邺路、莫愁路、水西门大街、城西干道紧紧围合的一大片棚户区,那就是我们的调研地点——范家塘。而如今的范家塘已经基本征收完毕,工地四周都建起了标有南京地铁公司logo的围挡,标志着原南京城中最大的棚户区将一去不复返。

队员们走访范家塘征收指挥中心

    调研团队走进了范家塘文津桥项目住房保障服务中心,通过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房源信息,据了解,不同以往,今年南京棚改拆迁置换有保障托底,居民选择更多。可以选择置换保障房,也可申请共有产权房,还有公租房。想要房子的,可选择保障房和共有产权房;只想有个地方住,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公租房,一个月只需租金四五百元。在房源上,石门坎附近有正在建设的“壹城南苑”“紫阳佳园”,东花岗和岱山两大保障房片区则有现房可供选择。从去年年初征收工作开始实行,到现在,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住户已交房,并迁入四大保障区的保障房内,征收工作可谓是相当顺利。

征收房源信息公开“上墙”

   工作人员介绍,城市拆迁最受人诟病的是补偿和安置情况不透明,存在弹性空间,从而滋生矛盾,损害政府公信力。范家塘是南京首个运用征收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拆迁项目。系统上,征收户的所有征收、补偿情况全部公开,可供随时查阅。公布的项目包括征收补偿协议、房源申购,以及共有产权房、公租房享受情况。居民在交房和搬迁中存在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来保障中心进行询问。

关注城市规划

   8月9日,规划局土地规划处的蒋处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认为“城中村”优化改造和保障性住房这些项目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住户、社会这三方相互支持,共同聚力,解决问题。

团员们来到南京市规划局进行采访

    据蒋主任介绍,南京政府对“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极为重视,各区都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为了解决征收改造中的房屋纠纷以及保障房的分配问题,有关部门推出了“房屋征收APP”,为居民提供了公正透明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政府还加快了四大保障区的房屋建设,力求为拆迁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关于我们团队之前走访的刘军师桥小区,今年政府棚户区改造计划已将其列为001号文件,保证其在2020年之前征收改造完毕。

工作人员接受团员们的采访

调研心得

    通过这次调研,调研团了解到了快速城市化给居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对城市建设问题的关注,站在多方立场,对“城中村”优化改造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对话,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于民生工程的不断努力,希望给所有城乡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成员们还获取到了像“城市更新”这样的城市优化新概念,激励我们结合专业知识、整合优秀城市治理案例,为塑造城市空间新格局提供新的理念。城市优化改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有政府做后盾,先进的概念为指导,城乡居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http://campus.univs.cn/sj/2017/0815/1164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