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蔡颖)为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更好地服务海外华裔青少年,促进文化交流,在中共十九大召开之际,以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员为主体,包括艺术学院、材料学院一行共12位行知社同学,在土木工程学院熊中宏、闵珍等老师带领下,赴全国青少年示范基地——南京行知教育基地,参加2017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南京营志愿服务活动。“中国寻根之旅”南京营是由江苏省侨办、省文化厅、南京市侨务办公室承办,今年共147人,编为4个班,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印尼、西班牙等近十个国家,今年也是历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这样的机会,让海外华裔亲近、传承和发扬历经数千年形成的中华文化,领略南京文化的丰厚底蕴,感受南京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把南京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转达给亲人。
筹备:当好东道主
结合“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宗旨要求,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作了精心筹备,选拔素质优良的党员同学,在校期间进行了南京文化的培训和自学。7月18日,为期10余天的志愿服务正式开始,志愿者们分为4组,服务内容包括现场服务、文化交流、新闻宣传、个性化资料归档等。7月19日,志愿者们与行知基地的老师开始了营员实践课程的准备工作。
指导老师与志愿者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陪伴:同寻中华根
7月20日,是志愿者与华裔青少年接触的第一天,志愿者们早早地出发准备迎接。九点左右,华裔青少年们的大巴车抵达。虽然是早上,但是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在大巴车门口夹道欢迎。在简单的欢迎与相互认识之后,志愿者陪同营员们一起参观行知基地。
志愿者在行知基地门口迎接华裔青少年
在行知基地的这几天里,志愿者不仅给营员们讲解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陪着营员们做游戏。在游戏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志愿者们深入莲艺、书法、茶道等各个文化课程,在帮助老师教授课程的同时,还和营员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营员们对于这些文化课程都充满了热情,他们耐心好学,认真聆听老师们的讲解,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步骤。在课堂上,他们不一定都能听懂,但在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他们都有努力地思考,努力地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志愿者们希望的不仅是在课程中与营员们交流,在平日里也能够和营员们成为朋友。
志愿者于行知基地教室进行课程协助
时间一晃,7月27日,“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害怕离别,不忍相送,愿回程顺利,自此之后友谊常在,幸福相随!”南工志愿者张毅达的心声,也是我们南工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志愿者于珍珠泉酒店送别华裔青少年
留恋:永结四海情
在这10余天里,志愿者们白天与营员积极交流,在课堂上作为老师的助理,在课下成为营员们的朋友,帮助他们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找他们的“根”。晚上在书院进行营员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奋战至深夜。与海外华裔青少年们之间的情谊已在志愿者们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寻根就是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历史的土地,用跳动的中国心去感受东方雄狮苏醒的力量。”来自西班牙哆来咪艺术文化学校的翁嘉艺校长说道。相信华裔青少年们将会是中华文化的海外继承者与传播者,而南工志愿者也将踏上新的征程!

志愿者于“中国寻根之旅”展板前合照

江苏省侨办、南京市侨办相关领导,行知教育集团负责人,华裔青少年与志愿者于陶行知先生塑像前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http://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fuwu/20170728/16364.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