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种展文化新韵,通古今绘传承新篇
暑假期间,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文脉传承·乡韵振兴” 中华文化传承团分别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南通市、太仓市等多地区进行了文化调研及宣传,用专业知识进行多语种宣讲,展现中国青年感召力、亲和力,弘扬优秀文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故事。
团队通过重点挖掘整理实践区域的“非遗文化”“名人文化”和“乡村文化”,深度体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向国内外更多人宣传。同时,团队依托当地丰富文化资源,利用多语种+线上直播等多种创新方式,积极向海内外友人展现各地区文化内涵及民俗风情,不断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弘扬非遗文化:云锦工艺的璀璨光芒
云锦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工艺,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南京云锦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位列“新金陵四十八景”,主要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中国织锦艺术。
团队前往南京云锦博物馆学习,团队成员在此观璀璨云锦,鉴非遗之美;习制作流程,感文化传承;看云锦织物,品三大文化。对云锦的制作过程、价值和其蕴含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在参观时还积极协助展馆制作多语种宣传手卡及海报,让外国友人更直观了解中国非遗文化,深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之美。
传承名人文化:张謇精神的时代回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熠熠生辉,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张謇,这位清末民初的杰出实业家、教育家,以其“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伟大实践。团队来到了张謇先生的故乡——南通市,实地参观了群英馆、张謇故居等地,深刻体会以张謇先生为代表的历史伟人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尺寸行之”的教育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并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纷纷变身“文化宣传主播”,与海外友人连线,带领他们一起参观名人场馆,多语言讲解伟人事迹,宣传中国的名人文化,弘扬先辈精神。外国友人Nicole表示:“感谢中国青年的多语种直播,让我们也能参观张謇纪念馆并更生动地了解这位中国名人的生平事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发展至今离不开这些历史伟人的影响。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文化大国的伟大。”
创新乡村文化:美丽乡村的复兴之路
看村貌、听村史、开座谈会、绘文化墙,团队来到了苏州市太仓市电站村,在这里既感受到了电站村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发展,也亲身参与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
为更好地改善电站村的乡村人居环境,团队将多语种文化优势与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了民族文化墙绘活动。同时,团队成员们还结合多语种文化优势为电站村设计了“电站村生态园一日游最佳路线图”、德语宣传横幅等文创产品,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这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多语种文化打卡、文化宣讲等系列活动让中华文化精髓以更加鲜活、多元的方式展现出来。“我们相信,每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都需要创新思维和开放姿态。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可能,让中华文化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团队成员英语2202何佳静说。
未来,团队将依托校院师资力量和专业资源,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核,用多语种为手段,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