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4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13期

追寻足迹,筑梦交通,共绘强国蓝图!

走,咱们去实地看看,交通强国不是空谈,它就在我们脚下!在我校对外合作与发展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伏永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许翠梅、院长周峰等老师们的带领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万物 通天下爱国主义教育团踏上了云南之旅。团队成员们满怀激情,走进了一个个项目现场。从繁华都市的交通枢纽,到偏远乡村的乡间小道,他们用专业的眼光审视着每一处细节,感受着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

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交通强国

团队先后在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和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交流会。大家与云南镕诚建设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坤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并授牌。团队成员与陈建新、金明、毛建其、杨俊、杨兴华等校友围绕智慧交通、智慧工程管理技术前沿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随后,团队深入云南高速云州隧道工程项目现场,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地参观与学习调研。

踏入云州隧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团队成员首先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高耸的塔吊、繁忙的工人以及那些精密的机械设备,共同编织出一幅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壮丽画卷。大家观察到,智慧工地技术的应用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检,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化施工流程,以及采用智能监控系统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这一切都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进步为交通建设带来的巨大变革。

团队成员铁道2301班董永忻同学在实践笔记中写道:在探索交通运输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智慧工地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利用先进技术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追寻抗战足迹,激发奋进动力

725日,团队踏上了前往云南昆明的研学之旅,首站便是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与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这两处历史遗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为团队成员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与学术探索的机会。

在抗战胜利纪念堂内,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触动。团队成员注意到,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这些英勇事迹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参观过后,团队成员测控2301班段宇涵在实践笔记中写道:踏入抗战胜利纪念堂,文物与照片中,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历历在目。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和平的珍贵。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了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了解到西南联大师生们在战争期间所展现出的卓越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这所战时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团队成员在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仔细观察着校园内的一砖一瓦,感受着那份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术追求的坚韧与执着。

团队成员防灾2301班卢昊洋在实践笔记中写道:参观西南联合大学旧址,那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西南联大师生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术追求、坚定抗战信心的精神。

今年暑期,团队各分队追随革命足迹,分别在江苏南京、江苏盐城、甘肃省、青海省等地开展实践,探寻专业发展。

交通学院团委书记袁志平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今年更多党员、团员纷纷加入团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