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3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28期

2023社会实践 | 多语宣传井冈山精神,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720日至810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多语种红色井冈山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洁、团委书记戴威的带领下,以江苏南京为宣讲根据地,辐射全省进行井冈山精神宣讲。团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了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红色宣讲活动。

据悉,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多语种红色井冈山精神”宣讲团已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传团,学院与江苏省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和梅园新村街道签署合作协议。

第一阶段,团队成员熟练掌握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故事、井冈山风土人情,通过问卷调研、视频展览、多语种宣讲会等形式,将中文宣传素材同步翻译为英、日、德、汉、西班牙语等版本,推广文化自信。第二阶段,团队成员将运用多语种制作系列宣讲视频,讲述井冈山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语”时俱进,让革命历史遗迹广为人知

团队成员王钰棨说:“之前去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调研学习,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学子,我在打卡红色教育基地同时,让更多的人重温革命先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团队成员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开展了多期以“传承井冈山精神,共赏红色景区“为主题的多语种井冈山红色景区有奖趣味互答活动。该活动采用多语言形式,参赛者们运用英语、日语、德语、西语、汉语等多语言参与有关革命历史知识的问答,讲述自己了解的井冈山精神以及革命历史。活动后,参与者纷纷表示要去井冈山根据地实地走访,感悟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德语专业陈佳瑶同学表示,“用中文宣讲时比较轻松,用其他语言宣讲有一定的难度,作为德语专业的学生,我要更好学习德语,将革命历史、红色精神讲述给世界人民,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语”重心长,让社会实践深入人心

团队成员王夏颖说:“此次宣讲,我们团队成员做了精心准备,积极主动了解学习,挖掘基地里蕴含的革命历史,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面向暑假留校的中外学子和社区群众,宣讲团组织开展了以“重温红色记忆,赓续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夏季红色观影活动。留校研究生范一博同学说:“重温井冈山,追忆井冈山,传承井冈山,将井冈山的历史与精神于光影中呈现,我走进历史深处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执着探索和艰辛实践,感受了革命先辈的一腔热血,鼓励我面对科研困难时勇于挑战和创新。”据悉,团队成员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将影片精彩片段翻译成英文、德文、日文、西文等多种语言,制作短视频,通过线上宣传等形式传递给留学生。

“语”有荣焉,让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团队还组织开展了以探索红色记忆,传承井冈山精神为主题的多场宣讲活动,邀请学者、老师以及团学青年骨干围绕井冈山精神与时代价值等主题进行多语言讲座讨论。听众顾明磊同学说:以前对于这座山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历史书上所述的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但是听了关于井冈山讲座,让我对于井冈山的认知不再停留于书本上,而是映在了脑海之中。它不只是一座山,其蕴涵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仍然散发着万丈光芒。走进井冈山,感受井冈山,探索井冈山,传播井冈山精神,外语学院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把井冈山红色精神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制作多语种精彩短视频,借助网络优势,面向更广大群体宣传红色井冈山精神,让青年热血激情代代相传。

多语讲述井冈情,传播红色好声音。新青年向涛头立,手把红旗勇向前。团队以多种形式与革命先辈进行超越时空对话,“语”有荣焉。团队成员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勇挑时代重担,为向世界人民传播井冈山精神、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之路续垦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