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会实践 | 走访现代化新农村 共建高质量幸福城
为聚焦乡村高质量发展,2011学院“现代田园城”高质量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江苏省太仓市调研,亲身领略太仓乡村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团队成员先后参观太仓市规划展示馆和博物馆,初步了解太仓市的历史、地理位置、发展规划等,太仓以“现代田园城”为核心,从绿色交通、优美生态、优化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的田园梦。
建基地 打造助发展平台
2011学院党总支书记米展与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签署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挂牌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好团队与东林村的桥梁,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乡村振兴。
访实地 探寻新农村建设村
团队深入太仓市农村,走访了7个乡村、4个农场、2个乡村企业,共采访了12名相关负责人,了解太仓市“一村一方案”发展新模式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东林村
“四个一”实现循环农业
第一站,团队走进获评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的东林村。
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介绍到:“近5年,东林人深耕农业,提出并实施了‘ 大承包、小包干’的种粮激励政策,摸索出‘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牧循环发展模式。”目前,全村绿色高质水稻、小麦年总产量突破2000吨,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羊肉250吨。同时,通过消纳报废秸秆、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3000吨,每年可节约青贮饲料种植面积约6000亩、节省化肥用量约30%。
电站村
“城乡一体化”推动观光农业
第二站,团队走进获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特色农庄的电站村。
在电站村党委副书记杨丽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村史馆、林果生态园等。他们合理整合土地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村3080亩土地已全部流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电站村坚持“农旅为基,相互融合”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农旅配套设施,逐步推进实施 “一心一环、六大主题、三十六个景点项目”的旅游规划,形成集观光、旅游、体验、度假为一体的田园艺术综合体。
万丰村
芋艿注入“芯”力量
第三站,团队走进万丰村。在万丰村党委书记陆燕的带领下,参观了海丰农场、芋艿产业等。陆书记介绍道:“扩繁新毛芋艿提纯复壮种芋50亩;建立了新毛芋艿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4亩,配套建成3亩多的芋艿脱毒种苗扩繁基地。”
同时,万丰村将进一步抓好芋艿品牌化运营,树立“大品牌”思维,系统整合品牌资源,以统一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贯穿农业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全过程,做亮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芋艿作为排头兵,将为其他农产品的产业开发起到试验示范作用。
庆丰村
“稻田理想园”——商品粮基地
第四站,团队走进太仓市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庆丰村。团队跟随庆丰村党委委员黄成参观了庆丰村的富华农场。
庆丰村富华农场种植的“南粳46号”被誉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庆丰村坚持引育江苏农科院优质良种,确保每一粒大米都呈现出“原汁原味”。在病虫害防治上,采用种植驱虫草、安装诱虫灯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庆丰村还搭建起“稻蟹共生”、“猪粪还田—米糠喂猪”的循环生态模式,真正实现了纯生态、无污染、零添加、更安全。
庄西村
以酒会友“醉美庄西”
第五站,团队走进“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庄西村。“全国最美家乡河”七浦塘流经此地,小桥流水,环境优美。
跟随村党委委员刘长海的步伐,团队领略了庄西村历史悠久的黄酒文化。最近,庄西村还联合太仓市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启动了“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计划对村域内5家黄酒小作坊实施标准化改造,并发放小作坊证。自此,黄酒小作坊也将告别“有名无分”的时代,成为食品经营领域的“正规军”,黄酒产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庄西村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着力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成立了玄恭旅游公司,每年举办庄西黄酒文化节等活动,逐步打响了“醉美庄西”特色品牌。
渠泾村
满满“科技范”,处处“绿色风
第六站,团队走进渠泾村。渠泾村工作人员周佳佳、马晓阳带领团队参观了聚丰农场、先锋果园、稻香渔歌园等。
马晓阳介绍说:“聚丰农场对育苗、种植、管理、收割、加工、储存、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团队了解了当前村庄发展现状和稻田机械化的流程,播种机种植、无人机喷洒药物、收割机收获稻米等,实现稻米生产标准化。人手一张农机驾驶证成了渠泾村的标配,农忙时节人们更会自发组织农机收获比赛,提高收获效率。并通过先进的碾米和低温烘干设备,为长时间储存和售卖提供保障。
近期渠泾村又推出了“稻香渔歌园”项目,将养鱼和种稻相结合,不仅可以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害虫和杂草,翻土增肥,互利共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实现稻米的有机增产,形成“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香塘村
“旧”厂房焕发“新”活力
第七站,团队走进香塘村。在香塘村主题度假村项目负责人袁海静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露营度假村。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香塘村将原来香塘集团公司的废弃厂房、居民的废弃民宅和农机库房升级改造,建设国际亲子度假村暨亚洲首家line friends家族露营村。同时聘用当地村民担任露营度假村的管理人员,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香塘村党总支副书记周燕红表示,环境打造好了以后,香塘村就利用美丽乡村创建成果,打造了香塘村游学项目,总共占地120多亩,目前建有游学运营中心、农耕文化基地、稻草人乐园等配套服务设施。
探讨与交流
太仓乡村的多样化特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样板,谱写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团队成员通过此次走访调研,加深每一位成员与村民之间的联系,成员对太仓几个村的发展模式有了一定认识,大家在调研后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团队成员郭煜
走访太仓农村地区,切身体会到了太仓市“一村一方案”的乡村高质量振兴。村村有特色,处处有亮点,使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新的认知。
团队成员范雨杰
太仓市实行“一村一方案”的乡村高质量振兴有效避免了同质化发展。不过各村的特色化建设也意味着需要对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应该继续在留住青年人才上下功夫。
团队成员潘书轩
我们要通过自身宣传,使更多同学加入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助农项目,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据悉,太仓新农村坚守“一村一方案”的发展模式,积极解决劳动力不足、青年人才流失问题,结合太仓市发展规划,发展可持续、个性化、特色化的乡村高质量振兴。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了解太仓新农村发展近况,感受太仓新农村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助力农村与高校间的交流,推动农村地区的人才引进,达成相关农业科研项目,帮助农村更有效突破问题,用自己的专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