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会实践 | 推进绿色低碳生活,共建苏北美丽乡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引领广大青年深入一线、扎根国情、读懂中国,7月13日,城市建设学院“青年力量 正苏行”环保科普调研实践团,赴宿迁市泗阳县陶圩社区开展“乡村振兴——苏北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基础设施调研与提升对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垃圾分类及民生情况调研、空调滤网清洗、红色精神学习、防溺水与垃圾分类宣讲等工作。
问题导向 深入基层:落实调查研究精神
为传播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团队成员在陶圩社区对垃圾分类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深度走访。团队采访了当地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30余位村民,深入了解了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及民生设施现状。
队员走访后发现村内仅有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以及农药企业固定回收点,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比例居多,垃圾分类实施的困难并不是意愿不足,而是农村产生垃圾主要是农业垃圾,生活垃圾较少,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无法照搬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方法。
团队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社区垃圾分类和民生现状进行讨论与总结。对政府有关部门而言,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确定农村地区农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回收频率和再利用方法,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监督评估工作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针对村民,可提供全面的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同时设置便利的分类设施,并建立激励机制以鼓励积极参与。而针对村干部,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有效组织和协调垃圾分类活动。
发挥专业 服务群众:打造宜居环境
在整个调研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走进陶圩社区的居民家中,向广大村民提供免费的空调清洗志愿服务,并分发了中国制冷学会精心制作的科普手册,向他们科普了冰箱清洁、垃圾分类等相关生活技巧。
为了给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来办事的村民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队员们还义务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清洗了空调,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布满灰尘的滤网变得洁净如新。
党建引领 强根铸魂:传承红色基因
团队在实践期间,积极开展了系列红色精神学习活动。团队在陶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网格志愿服务工作,并与村内资深党员开展党课自我学习环节、圆桌讨论环节。
团队成员还来到洪泽湖斗争纪念馆,进行红色精神的参观学习,通过图片、文字、实物、视频、场景还原等形式切实感受了那段艰辛而难忘的历史。
最后,团队成员们联合村民、村干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团队实践的学习感悟与心路历程凝聚在歌曲中,红色的旋律回响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里,也回响在每一个参与者的脑海中。
科普活动 造福社区:助力乡村教育
团队在陶圩社区开展了防溺水和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社区孩子们讲解安全、环保等知识,提高社区安全防范意识,传播绿色环保理念,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每逢仲夏,儿童溺水事故高发。团队应陶圩社区现实需求,向孩子们开展了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队员们的生动的宣讲,孩子们掌握了基础的救生和应急措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促进孩子们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队员向孩子们发放了垃圾分类知识手册,介绍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等,并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绿色环保意识。
校地合作 实践育人:共促乡村振兴
实践活动的尾章,团队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在陶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交流座谈暨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为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一谆谆教诲,为广大青年指明了干事成事、成长成才的方向和途径,是对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有力鼓舞与动员。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和交流访谈的形式,切身感受美丽乡村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陶圩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下一阶段,实践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高校青年以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用火热的青春投身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的伟大事业和生动实践,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