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3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6期

2023年社会实践 | 奏响时代最强音:红色歌声凝聚振兴力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一线村庄调研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情况,712日,法政学院兴农民之桨,扬文化之帆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河南省登封市垌头村开展了关于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实践。

文化兴村巧致富,风吹浪打更齐心

712日,实践团队在垌头村村两委干部代表李改霞的带领下深入垌头村,考察村情村貌。自2008年实施文化兴村政策以来,垌头村在致富历程中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经济、文化建设。但在2021年河南省“720”特大暴雨灾害后,村里许多设施受到损毁,现如今村庄中正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村内议事场所和合唱排练场所的花好月圆厅和垌头村大剧剧院、知青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已经完成了复建,网红桥、小吃街、民宿等相关产业也在有序修建中。在垌头村党支部的全面领导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民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继续坚持以文化兴村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声光齐绽艺乐融,文韵村落歌剧颂

实践团队一路来到垌头村大剧院内部,里面陈列了关于垌头村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建设、村规民约颁布、抗洪救灾行动的多个展板,对于展板上呈现出的内容,李改霞如数家珍,仔细地介绍了每张照片背后的垌头故事

进入剧院内部,团队成员也有幸观摩了大型沉浸式实景歌剧《再现朝阳沟》的排练现场。《再现朝阳沟》是垌头村十几年文化兴村成果的结晶,由垌头村现任党支部书记董艺文自编自导自演,剧中的绝大多数演员也大都是垌头村村民。

垌头村的文化建设坚定了村里人的自信自强,发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着力提高全村文明程度的基础上,繁荣发展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不仅是党的二十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部署全面落实的体现,更表达了垌头村民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亲民街访叙团结,歌声凝聚振家园

在垌头村党群服务中心,团队成员见到了垌头村农民合唱团的领唱董素祯阿姨。从村民自学、互相纠正,到专家指导、安排培训,董阿姨见证了垌头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如何一步步把歌曲唱好、把歌声唱响。红歌传唱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形式,更成为了垌头村村民在灾害过后仍能拧成一股绳、继续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团队成员与垌头村民进行了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对文化兴村政策的想法,其中不仅有常在村委露面的合唱团领唱,还有在路边辛勤劳作、改善家园的垌头村普通老百姓。村民们纷纷感叹,是红色歌声再次将大家凝聚在一起,为所有人带来了鼓起勇气重振家园的信心与决心。

领头引路筑强村,融合发展向未来

714日,团队成员同垌头村前任党支部书记董军政和现任党支部书记董艺文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垌头村自2008年至今的文化兴村建设工作。

在访谈中,董书记反复向实践团队成员提及通过文化建设来统一思想的坚定信念,走文化兴村的新路,从前还是乱村的垌头村才得以改头换面,垌头村的村风才得以建设,产业才得以发展,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现任垌头村党支部书记董书记,本身就是返乡青年大学生和新一代优秀村干部的代表,不仅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垌头村文化兴村创新路径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还在访谈最后对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实践表达了支持与鼓励。

现在的垌头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愈加富足。对于垌头村的未来发展问题,董书记充满着信心与干劲。走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方针不会改变。董书记如是说,下一步要推动智慧乡村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把农村电商和物流做起来,打造会唱歌的村庄这一IP,把我们的农产品从网络上真正推向市场,让我们的农产品走向世界。

铸魂塑形当凭志,垌头作始续振兴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传承,在话语中体会文化力量,更在活动中深刻领悟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创新开拓红色资源、踔厉谱写兴村乐章。从落后村示范村,垌头村文化兴村政策的成功,是村民、返乡大学生和村干部携手共建的成果,更提醒着新时代青年群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党和人民的紧密联系,青年也应该挺膺奋进新征程,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多关注乡村实情,在实干中保持定力、勇于变革、毫不懈怠,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贡献人才力量。

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团队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从中感悟一种精神、收获一片希望。团队与董艺文书记也已达成共识,下一阶段,董书记期望在逐步恢复垌头村往日欣欣向荣面貌的同时,还能够带领着垌头村合唱团到更多的地区、学校里去。团队成员也将以垌头村为起点,继续将垌头故事传播出去,将垌头精神发扬出去,让文化兴村的乡村振兴路径不再是个例,让垌头村的奋斗之声在时代新征程中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