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2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52期

探寻匠人故乡,弘扬工匠精神(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探寻匠人故乡小分队进一步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小分队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收集了解各地文化历史,探寻匠人匠心故事,在南京、盐城、宜春、济南、镇江、南通、常州等地进行深入走访,深刻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了解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弘扬以改革开放、革故鼎新为重要内容的伟大创造精神,积极承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新时代青春使命。

千秋万代,碧水泱泱

“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青年一代想要在未来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一定要置身人民群众之中。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匠人小分队盐城分队于716日至20日拜访了淮河入海水道六垛闸管理所,探寻有关水利工程师的匠人精神。

六垛闸管理员宋玮玮工程师强调道,水利有关民生,不可马虎,闸的每次开放于关闭都与上下游数十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六垛闸作为淮河入海水道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因此更要严格规范的每一次、每一步的操作。

水利工程大都位于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选择了水利工程师这一职位,就意味着将要告别城市,来到偏僻的乡间,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田间地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造福一方百姓而奋斗。

机杼天工,云锦霓裳

对于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来说,云锦是一种流动的、具有生命力的工艺;匠人匠心,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探寻匠人故乡小分队南京分队于721日,前往南京云锦博物馆,探寻云锦的奥秘。

现在的云锦博物馆在茶亭东街240号,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人们初见之时便被他的庄重优雅的外体所震撼住。抬头一个江宁织造府的横匾更是把人们带回了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旧影。

云锦匠人,一针一线中出精品,一笔一画中出华彩,一心一意中出灵韵。从踞织机到花木式提花机再到现在的大花楼花木织机。大花楼木织机是我国古代束综提花机中,最繁复、最神奇、最完美的织造工具。现在的云锦制作也是用大花楼花木织机,制作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匠人手中的云锦,一根根彩色丝线倾力合作,造就了妆花面料的丰富色彩,这是机器所无法实现的,也是云锦巧夺天工的原因之一。

讲解员为南京小分队详细介绍了云锦艺术与文化。随后,小队遇到了管雪松教授。在管教授的带领下,南京小分队进入到了云锦大师的工作室中,在和她的交流的过程中,南京小分队对于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生产性继承,我们云锦的生产性继承和创意开发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生产性继承是为了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南京云锦及其资源转化为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而创意开发研究则是增强南京云锦这一文化产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从工匠精神到创造精神的升华,云锦的现代化传承,需要创新与实践。无论是生产技术的传承和创新,还是市场的酝酿、发展,都在等待着现在青年人去面对、去发掘、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