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2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42期

新时代青年人的“红色”担当(一)

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是代代共产党人奋斗牺牲,艰苦开拓的精神勋章。“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能够永葆红色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得益于红色基因的发展传承。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到多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牢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并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计其数的革命先烈、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挥洒着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路上砥砺前行。他们在伟大实践中先后孕育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也铸就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本质。毫无疑问,这些革命精神、优良传统、思想路线、先进本质,正是红色基因的基本构成和关键要素。

历史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初心也不会自然保质保鲜。只有回到过往的点位之中,看到一双双草鞋支撑的艰难跋涉,感受到革命前辈经历的是何种磨砺,思考的是多么重大的家国问题,谱写出的是怎样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才能更清楚地向年轻人传承红色精神,激活年轻人的红色基因。为此,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四海的红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热忱的心探访四海的红色景点,歌颂红色经久不衰的传奇。

龙山茨岩塘

四海之行的第一站,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龙山茨岩塘。茨岩塘坐落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龙山县东北部,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自此,红色基因在这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成员们来到这里重温红色记忆,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温度。

队员们身穿队服、手举队旗在茨岩塘红军长征纪念碑合影留念。随后,队员们担任景区讲解志愿者,为游客们讲述曾经真真切切发生在这里的长征故事,用言语去感动每一位经过这里的听众。认真观赏每一件藏品,沿着红军曾经的足迹步步向前,队员们的脑海中浮现出那段硝烟中光辉的历史。

柳州烈士陵园

四海之行的第二站,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西郊的烈士陵园。队员们来到这里聆听烈士的光辉事迹,追忆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深刻体会到我们之所以拥有现在岁月静好的生活,是因为有先辈为我们负重前行。革命烈士们用他们的鲜血为后辈闯出了一条血路,他们顽强的革命斗志和无畏的献身精神如旗帜在风中摇曳飞扬、永垂不朽。

朝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西南方走去,队员们来到了烈士墓葬区。这里长眠着457名烈士,其中162名为无名烈士。队员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瞻仰了饱经沧桑和岁月洗礼的烈士墓,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辈青年应该倍感珍惜,不忘先辈的辛劳,继承先辈的大无畏精神。我们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切不可忘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切不可丧失了民族心、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