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无障,以爱护航(二)
无障碍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折射一座城市的温暖,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无到有,从城市道路、建筑物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无障碍环境既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又完善了城市功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无障碍建设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融入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从现实和长远、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基础和现实依据,也是新时代促进无障碍立法发展,实现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为此,实践团队总结了在银行发现的问题,依托对地铁站和医院的实地调查,继续为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发力。
有爱无障,地铁站需再完善
扫码进站、搭坐电梯、购票乘车……地铁出行的“标配”动作,对正常人来说一气呵成,但在残障人士看来,却是难上加难。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帮助社会更好的解决残障人士出行所遇到的问题,实践团队于7月24日,对地铁一、二、三、四号线的沿线站点进行了详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
调研团队合理安排行程,足迹遍布南京城区的主要地铁站点,在本次调研中,团队主要调查了地面盲道、站台层生降设施和站厅层升降设施的配备情况,以及站台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客服中心设施的完善情况。调研发现大部分地铁站内的无障碍设施较为完善,有少部分地铁站内存在服务人员较少,站内升降梯设置隐蔽,缺少公共残障厕所、休息区座位少、盲道受阻的问题。团队成员针对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进行了分析,并与关人员进行沟通,帮助地铁站完善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团队成员紧密配合、有序调查,充分了解了南京市区地铁站内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了市民的无障碍建设观念和意识,让无障碍的意识深入民心。
有爱无碍,医院处处是温暖
对于残障人士来说,一个便捷的就医通道是非常重要的,医院的无障碍建设深深地体现了社会的温度与文明的进步。实践团队先后走访和调研了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鼓楼医院等数十家医院,着重关注了医院的无障碍通道建设以及无障碍设施的运行情况。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残障人士寻医问诊的便捷,医院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硬件方面,医院完善了进入医院前的路面和标识、进入医院后的方向引导、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电梯,楼梯扶手盲文,轮椅,无障碍卫生间)等。政策方面,在挂号诊疗时残疾人和持有寿星证的老人受优先诊治的照顾。
经过调研,团队成员认识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感叹到我们的社会正在往一个更加全面平等的方向的发展。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实践心得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过:“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对弱者的态度。”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缩小残障人士与非残障人士享用公共资源的差距,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残障人士群体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无障碍服务体现着全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心与支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经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但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无障碍环境对于残障人士的重要性,而且努力宣传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时刻关注特殊群体的呼声,及时响应他们的要求,真正推动无障碍建设的发展,相信新时代的中国一定能做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全面发展,相信人们一定能做到“有爱无障,以爱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