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探初心,进企业,守传承(一)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增强学生们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实践团队的协作能力,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药”先行实践团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于今年七月至八月上旬深入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和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召开动员会,全面策划实践活动
7月13日上午,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于腾讯会议举行线上动员会,团队指导老师吴雨婷、团队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吴雨婷老师与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吴老师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将真正有所收获,得到成长,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期间,吴老师询问实践队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实践团队成员利用宝贵的实践机会,真正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药”先行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合线上、线下,分别走进企业和纪念馆开展此次活动。活动开展前,队长陆姿师同学进行了团队分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变动。在明确各自任务后,大家积极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及时交流和讨论工作内容,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的开展方式进行调整。
追寻党史学习足迹,赓续红色基因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来到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进行实地探访,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教育意义。
团队成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如杨靖宇、金伯阳等抗日民族英雄。其中让团队成员印象尤为深刻的一位英雄便是杨靖宇,而最令团队成员敬佩的是他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1932年,杨靖宇前往南满,建立了一支游击队伍,在这段时间他通过自身的优秀的游击技术成功了发起了数次战斗,并且成功打伤了日伪军130多人。在1940年的2月23日,由于粮草不足,弹药不足,杨靖宇以一人之躯,与多名日寇周旋最后在蒙江县壮烈牺牲,然而此时的他年纪只有35岁。
而后“药”先行实践团队的“传承渡江精神,庚续红色基因”党史学习小分队,继续追随党的足迹来到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位于的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平遥县彭坡头村。这里山清水秀,地势险要,可攻可守,曾是晋东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前哨阵地,这里诞生了平遥抗日民主政府,也是平遥第一个县政府所在地。
小分队成员们秉承着“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让红色党史在乡村中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的理念,面向乡村中各群体宣讲光荣的党史,展开各种形式的党史宣讲活动。此次党史宣讲活动不仅让群众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史的了解,也让实践团成员巩固了党的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增长才干、实干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