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2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15期

校地共建聚合力,协同发展育新人(二)

7月14日至25日,支教服务团有序推进课程安排和社团活动。此次“晴川历历”暑期支教服务团,充分发挥了艺术设计学院“艺动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有效积累,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将课程教学与美育实践有机结合,精心设置了以非遗文化、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美育实践特色课程,涵盖非遗剪纸、敦煌壁画、树叶贴画、手绘布袋等20余种美育学科特色课程内容。同时,团队线下线上融合,通过济川二小线上教育平台,给部分校外学生同步展开教学活动,收获了当地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通过美育课程,孩子们不仅体会到美育课程的乐趣,同时也学习了诸多环保知识以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晴川历历”暑期支教服务团将持续努力,回校后将继续通过线上课程,帮助更多的小朋友,依托“艺动课堂”,增长美育知识,提升审美能力,为我校志愿服务工作贡献艺术设计学院青年的青春力量。

同时,艺术设计学院“晴川历历”暑期支教服务团基于人文关怀出发点,聚焦乡村儿童的综合素质提升问题,致力创新“课堂+社团活动”模式,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兼具“趣味启发型”和“人文关怀型”的课程与社团活动,采取“二加一”的授课模式,旨在希望孩子们在兼顾高质量学习和兴趣培养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中,社团活动设置包括了阳光体育、魔方象棋、音乐美术、阅读编程、舞蹈话剧以及趣味语数外等全面培养活动美、逻辑美、礼乐美、语言美、艺术美等美育内涵的9个社团活动。

课程安排上,“晴川历历”暑期支教服务团注重实践和课堂双重引导,先后开展了科学实验课——发动机制作原理、脑力记忆法课程——思维导图与联想记忆法、如何正视自己的愤怒情绪——户外活动心理实践引导、我的爱国主义——认识中国的重要旗帜、情景模拟法庭——校园欺凌构成的犯罪、实践种植——感受绿豆的一生以及国学诗词鉴赏——在诗意中离别等一系列课程。通过“二加一”的授课模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此次艺术设计学院与四川省营山县济川第二完全小学校的校地共建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促进学院社会实践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规模化,有利于社会实践成果应用与推广、实践理论创新与发展、实践经验总结与积累。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地方资源优势,进一步达到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