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史地图构筑,青年在行动
为进一步了解、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青年精神,来自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小e行”江苏青年红色寻迹党史学习实践团利用暑假时间,走遍江苏十三市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
经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小队选择沿着新四军在江苏的行军路线开始寻迹之旅。因为时间紧迫任务众多,实践队员们常常面临糟糕的天气环境。但也正因如此,小组成员们对实地探访的收获才更加记忆深刻,对于新四军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青年精神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与此同时,本队学生积极寻访党史亲历者,获得新的渠道从当是人的角度更加深入了解了关于新四军和其他党史知识。在寻觅过程中队员们联系到当地的一位抗战老兵,并于他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讨论。在老兵用亲身经历向实践队员们传达“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当思今日来之不易”的殷殷期盼后,队员们更意识到传递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与其他实践队伍不同,“小e行”实践团大胆运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党史故事。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的号召,他们将视频制成不同形式,在微博,短视频平台上“双管齐下”, 在一个月来获得了可观的浏览和转发量。为让更多的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的必要性,在实践研学结束后,队员们还在家乡社区自发开展“党史e课”,通过播放寻迹视频向社区中学生们分享寻迹故事,传播党史知识。除此以外,队员们还开展关于“红色教育基地在青年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开展剪纸等手工制作的形式,进一步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传播红色文化。让附近群众在生动的描述和美妙的故事中对新四军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为了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之中,队员们决定将寻迹成果整合,展示给更多人,将这份红色精神传递下去。经过讨论研究,团队决定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搭建网站,让同学们一起参与寻迹与答题,该想法得到了校团委和学院的大力支持。经过数次修改调试、克服困难、精益求精,在一个月的完善后,网站终于上线。网站分为“革命星火”和“文化铸魂”两个板块,有寻迹之旅、资料学习、视频展示、精彩答题等内容。小组队员对于这半月以来的亲身实践以及大量的资料进行了详尽完备地汇总,对一些重要时间线做了针对性讲解,深度挖掘新四军这支部队对于整个党史的重要性以及其内涵与底蕴。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互相渗透又相互关联。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在红色精神中都有体现,红色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进行了升华。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中,青年更能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这也是实践队增加“文化铸魂”板块的原因。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不仅是实践队员自身对党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小e行”的队员们真正做到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党史,更是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宣扬了奋斗精神。在本次活动之后,团队利用假期的更多时间,积极实践,将自己书本学习到的专业技术同实践相结合,将枯燥的知识与新技术的趣味性结合,不断将党史知识推进到广大群众中去。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组员进一步了解了国家进行主题思想教育与党史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红色寻迹之旅,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成员们树立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