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31期

717日,“瓷旧迎新”江西景德镇“陶溪川”理论宣讲实践团的队员们到达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有幸与经理助理梁晓芬女士进行了交流,她给队员们大致介绍了陶溪川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说明了陶溪川产业的前身、近况以及未来规划。在她的耐心叙述中,队员们了解到陶溪川是一个老厂房的保护、改造、利用和周边棚户区改造相结合的项目,打造多元产业链模式,走商业和文化共同发展之路。

在陶溪川工作人员热情地引领下,团队成员首先走访了陶溪川文创街区的博物馆,了解了陶溪川利用宇宙瓷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盘活陶瓷产业资源,对旧有厂房空间再利用,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的模式。

之后团队成员参观了陶溪川美育基地“陶公塾”,看到了陶溪川在为国内外艺术家提供创作交流的空间及为中小学生、大学生提供艺术研学旅行场所的努力。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了陶溪川直播带货基地,通过亲身“上阵”,实际体验“带货主播”,感受到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新兴陶瓷销售渠道。目前陶溪川作为抖音在全国首个大陶瓷产业带直播基地,拥有成熟的专业直播、短视频服务团队,通过商户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示陶瓷文创产品,以便消费者欣赏挑选,完成制作到销售,商家到顾客的扁平化销售路径。在这片地产投入2亿的总面积48500平方米的直播基地里,“互联网+特色陶瓷文创产品”的新型宣传销售模式的盛行,利用“互联网+瓷文化”的深度融合,带动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调研过程中,团队面向景德镇市民、陶溪川商家发布关于创意陶瓷产业的问卷,线上下收集有效问卷209份。从数据中能够明显看到对陶溪川改造前后非常满意的样本占总选项的96%,可以说陶溪川的转型升级让当地民众和商户十分认同。

其中,34%的被调查者来陶溪川的目的是自主创业,22%的被调查者则为交流陶瓷文化,学习陶瓷技艺;商家倾向于通过摆摊、店铺和直播的方式进行销售,而受疫情影响,网购客户和艺术爱好者无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因而可知,利用互联网等途径,调整和改变产品输出方式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陶瓷产业重镇,陶瓷产业是景德镇这座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为促进陶瓷行业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好政策。例如在2019年颁布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2020年前工作要点》中,省领导小组要求大力推进以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创建5A级景区,加快陶源谷艺术景区建设。同时通过启动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鱼山货运码头、三闾庙清街古码头等项目,以创新推进昌江百里风光带建设。

通过查询资料,可以明显看出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呈不断上升走势,产品出口数量在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是销售金额却稳步上升。其中仅陶溪川的电商销售额已经超越了往年全市的年产值总额。由此可见,打开多元化、个性化的新市场是传统陶瓷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景德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和较为完善的陶瓷生产系统。如何盘活陶瓷产业资源,对旧有厂房空间再利用,向“文化+旅游”的方向进行升级改造,是面临的挑战,也是改变的机遇。因此,团队针对摆摊及实体店铺商户进行了采访。

为了留住“景漂”们,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陶溪川也通过打造青年创业平台和创意孵化器,渐渐形成了集创意、传统集市、线下商城、线上旗舰店为一体的“双创邑空间”,为创客设计、生产及销售提供多元帮助。

为了更好宣传和展示景德镇陶瓷文化,81日,团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实验宣讲会。与会成员既有参与过陶小溪公教课堂的八岁孩子,也有特色教育品牌陶公塾的三十岁外国友人。

首先,团队成员江荣坤向各位学员展示了景德镇的历史以及传统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将上世纪国营制瓷企业的辉煌和在现代工业革命冲击之下手工瓷业的困境进行比对,以陶溪川为例,说明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特色IP才是陶瓷产业未来的方向。在之后的陶瓷环保之路这一环节,队员结合专业知识,展示完善陶瓷制作工艺的方式,证明未来的陶瓷产业必将是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绿色产业。最后,队员给大家展示了一个有趣的“云实验”,将陶瓷制作过程的环节和原理做了科学阐释。

本次线上宣讲会通过“宣讲+云实验”的创新模式,向大家宣扬传统陶瓷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求真精神,为此次团队实践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