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经济与管理学院“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实践团将宣讲技能培训与实际授课相结合,不断提升理论宣讲引领力、影响力,为来馆参观的游客们提供更优质的讲解服务。团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实践团队共同感受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立志在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7月13日,宣讲团与安徽师范大学数统学院赴南京“大数据+红色文化”实践团队在博物馆门口相遇,并达成了合作开展线下党史理论学习活动的意向。两校学生党员在南京保卫战遇难将士名录前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感受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随后,两支团队成员于馆内会议室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理论学习活动。我校团队负责人金鑫指出,青年学生要在理论宣讲中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此外,结合两校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举行的各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两校围绕“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话题展开讨论。
此次与安徽师范大学的联谊活动,有效地加深了两校友谊,在座谈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力求革新,为夯实新模式下的党史学习教育添砖加瓦。
同时,团队成员还与博物馆副馆长薛刚老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协志愿者一同带领雏鹰假日小队参观博物馆,在观摩抗战文物中了解抗战故事,体悟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向薛刚老师学习讲解抗战史的技巧,团队成员意识到,在中小学生中与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要认真考虑中小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新知识方式的特点,积极探索提问互动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红色精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要明确历史教育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青少年能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宗旨情怀;回望历史,汲取经验,面向未来发展,更思肩上重任。
大手拉小手,激发爱党爱国情
在社会实践期间,宣讲团成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传承红色精神的主旨,为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党史教育课堂。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红色记忆,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团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党史动画视频、红色歌曲传唱、课堂小测验等形式,在趣味互动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度。
团队成员郁子祺带领雏鹰假日小队同学们一起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堂。课堂以毛主席《七律长征》为切入点,讲述了红军长征背后故事,感受到百年大党建立发展的艰辛历程。同时,团队成员带领同学们重温少先队入队誓词,让爱党爱国之情在一个个纯净的心灵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团队成员江若婷担任抗馆讲解员,采取了特色化的讲解词,带领大家走进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抗战史。一行人来到钢盔展台,小朋友们纷纷带上钢盔仿制品,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此外,团队成员为来访的小朋友开展了一次手工小课堂,耐心指导小朋友进行千纸鹤和小星星的手工制作。小朋友们将写有想对先烈说的话的明信片和亲自制作的千纸鹤一同放置在殉难将士名录前,将制作的小星星放在玻璃瓶中,红色基因在此一点一滴地传承。
青年一代有梦想、有责任,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也要主动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大手拉小手,帮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携手共进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重要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