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2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54期

化工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在校团委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知精神的引领下,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合作下,我院分团委就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不仅及早落实活动任务,精心组织策划,在全院范围内通过新媒体以及各种会议层层传达有关通知精神,组织动员,提高全院师生的思想认识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制定了详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我院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自身的专业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团队实践与个人实践相结合,足迹遍布全国数十个市、乡、镇、村,写下了1000余篇论文和实践报告。本院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动员,点面结合,学生们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岗位体验、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成功立项校级团队1支,院级团队6支。其余同学也在生源所在地开展各类实习实践调研活动。我院组建的南京工业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小分队,前往辽宁丹东、长甸、抚顺等地区开展红色革命遗址参观、抗美援朝老兵采访等实践活动,并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签署协议共创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成果得到了腾讯新闻、大学生社会实践网、丹东日报(纸媒)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团委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另外几支院级队伍分别在助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都积极开展活动,取得诸多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题实践方面,追寻红色足迹小分队奔赴辽宁省丹东市和抚顺市进行抗美援朝革命遗址参观和走访老兵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学习抗美援朝历史及实地探访历史遗迹并与抗美援朝纪念馆签署协议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录制“追寻抗美援朝”视频;第二阶段:探访老兵及老革命战士,并录制采访过程,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给后人;第三阶段:整合材料,以推送的形式不断更新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向社会各界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及其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共同学习革命精神,缅怀先烈。活动期间,小队前往了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与国门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完成实地调研,采访当地居民和老兵,收集素材和录制视频等工作。

通过本次的追寻抗美援朝历史的实践活动,化工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小分队深刻地感受了老一代革命先驱身上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实践分队希望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令更多的人感受革命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让更多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走好当代青年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有三支院级队伍分别从地摊经济、防控疫情、暑期夏令营等方面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并运用数据分析了解地摊经济对于当地居民复工的影响,针对地摊经济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当地地摊管理提供建议。深入了解抗疫精神,表达对疫情工作者的重视与感谢。在不同地域采访不同职责的疫情工作人员,并借此机会寻访疫情期间感人事迹,宣传各阶层人员做出的贡献。充实暑期生活,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动手、表达能力,为今后专业的学习和发展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巨大帮助。

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我院两支院级队伍在各个成员所在的家乡开展调研活动。比如其中一支与木林村村干部联系,了解当地关于为实现脱贫攻坚进行的相关公开信息、现有措施等,为接下来的走访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走访当地村民,联系了当地几户人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各家对脱贫攻坚政策的了解及政策前后村民经济情况的变化。集中了解当地的辣椒种植情况,及其在木林村脱贫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各个成员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村镇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同学们了解更多更贴近生活的扶贫中的感人故事,并开展对各地扶贫工作的政策研究分析,总结各种差异优势。在实践的宣传环节中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学习相关政策知识。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成员们的实践能力、身体素质、道德修养。

同时,我院还组织女工程师能力提升训练营的学员到张家港、南通当地的企业开展实习活动。通过实习,了解到化工行业公司的企业文化、生产流程、一线操作等,同时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相联系,感受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通过与一线操作人员的沟通,我们能了解到生产中一些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以及操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过与生产线上调节员的交流,我们能了解所在工段的人员排班、人员变动的具体操作依据。希通过这次实习能了解到公司的人员安排,同时了解到设备的操作方式,并且思考各个操作的原因、目的,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地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使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并且增强了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