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2020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相融合,我院在南京工业大学团委的指导下,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启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的活动方式,通过统一领导,集中组织,广泛动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将我院2020年暑假社会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着力打造旗帜鲜明,主题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
2020年,我院紧紧围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主题,组建了14支实践活动团队,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影响广泛的暑期实践活动。
在思想引领方面,我院“温四史 强知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全国各地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四史”教育基地进行红色基因和革命信念的践行宣扬,被评为校级立项团队。校级团队同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精神,分别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邓小平故居纪念馆等学习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力行,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
在专业特色实践方面,我院“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徐州市丰县王沟镇板材家具产业园,实地调研工业自动化在王沟镇工业发展中应用,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改进、完善以及自动化的开发,提出建议和新的思考,以调查研究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粉刷匠”小分队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发展内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思想引导,选取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青桂村为实践基地,探索实践乡村改造(建筑、风景)方式以及自动化、建筑专业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
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我院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小卫街社区开展社区协同治理实践活动,与南农大、南邮电等学校团队联合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探索项目。
其他几支院级团队围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脱贫攻坚等主题都奔赴各自的实践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获得了实践单位及当地政府部门的一致认可。
二、奋力构建多元主体协调一致的工作通道
为提升我院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的效果,我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社会实践工作的细节。第一,院领导层面高度重视,制定了“党委-团委-指导老师”亲身参与,全程跟队的工作方针。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院党委书记黄锁明、副书记张翔亲自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院团委书记范楚晗、副书记付海东全程参与带队电控学院实践小分队,在实践过程中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悉心引导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实践的成果,使学生的实践成果更具深度、广度。
重视依托专业特色,合作创新实践。学院分团委在社会实践项目设计之初,积极与各系专业老师进行联系,在充分了解实践单位状况的前提下,鼓励专业老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的设计、运营。“赋能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在项目实地走访中,积极请教自动化专业老师进行问卷数据的分析和专业知识。
将社会实践的资质经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参考。一方面,社会实践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长了担当使命的本领才干。另一方面,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社会实践技能培养与专业发展目标相结合,能切实调动大学生的活力与主动性,开拓成长成才的创新之路。
三、强化提高实践成果效应与社会反响
我院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提高实践活动影响力和育人效果,突破以往实践活动参与人有限、辐射面狭隘的局限,结合新媒体,将社会实践活动以“思政课讲述”的形式录制成视频,供全院师生学习,以此实现实践感闻的再次、多次传播。2020年,我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新增社会实践基地一个,在学校社会实践网站主页有简报2篇,另外,社会实践团队的事迹获江苏教育报、中国丰县网、大学生网报等多家媒体报纸的报道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