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管理信息化现状调研——金盛田广场(龙华路店)
今年8月安全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朱常龙老师带领下一起来到了位于浦口区的金盛田广场。团队在开展对金盛田广场调研之前,也向商务局相关部门请教了城市商业综合体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安全监管重难点问题,获得了更多有关本课题调研的一手资料。
在商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逃生通道,一行人在模拟逃生的过程中对逃生通道的照明效果、隔离门的防火性、逃生通道的醒目程度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事后经过与同级别的商业综合体比较调查我们发现,该逃生通道在入口处的提示标志不够醒目,虽有疏散图但分布较少,但总体来说能达到紧急疏散的要求且配套设施(防火材料、灭火器)比较完善。
第二站,消防控制室。一进入消防控制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巨大的荧幕,而这片巨大的荧幕又被分为了无数个小块,覆盖着商场的每一个角落。一台台监测仪器不停息的对烟雾含量反复进行着监测感应,消防人员则聚精会神的盯着荧幕,警惕着每一台机器的运行情况。可以说,在消防监测这方面,金盛田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化,且信息化程度较高。但是,在与消防人员交谈后我们发现,看似完善的监控设备背后还存在着些许漏洞。其一,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变动较大、频率较高,消防的演习和培训不能落实到每一个人,安全管理的传承较为困难。其二,台账均采用人工记录,汇总收录工作并未在线上进行,导致数据极容易丢失。经小组成员与管理人员商讨,最终决定采用人员管理信息化、台账记录信息化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这样一来,金盛田的消防信息化可谓全面。
此行的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了位于负一楼的用户变电站。一开门,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变电站内的制冷系统实在令人堪忧。小组成员赶紧找到了负责人员,向其说明了变电器在高温下运行的风险,并提出了完善意见。负责人员表示会立刻向上级反映该问题。团队成员发现,在变电站内部的设施配备较为完善,重点区域均设置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运行良好、闸门上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提示牌较为醒目。总体来说,除了室内温度较高外,其余安全措施较为完备。
在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后,小组成员纷纷感叹现如今信息化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火星也可能会掀起一场熊熊大火,而靠人力去排除这些细小的隐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不断精细化的监测仪器、更加敏感的报警装置、稳定可靠的数据库才能真正保障人们的安全,实现繁华背后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