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36期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博单位应急能力建设调查活动

 

    文博单位作为记录、保存、宣传历史文化和时代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考证单位和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文博单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重点保护单位,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人员踩踏等突发应急事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积极参与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尽专业之责为文博单位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建议和参考,此次活动旨在调研文博单位应急资源配置状况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团队成员搜集大量资料,对文博单位可能会遇到的火灾、盗窃、踩踏、自然灾害等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加以分析思考,确定了要走访的单位并针对性的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走访方案、明确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以保证走访时工作进展顺利。最终,团队成员确定走访地点为林散之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江宁织造府,总统府和甘熙故居。

二、实践出真知,知行兼得举

    7月11日,团队成员在林散之纪念馆集合,游览并观察了纪念馆的各处,检查记录各种应急设施的配置与保养状况,以此了解纪念馆安保和安全管理情况,寻找林散之纪念馆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之后队员对保卫科领导就纪念馆安保人员的应急意识、风险辨识能力、应急设施、专业程度等方面进行采访并做了有效记录。通过调研,小分队成员发现,林散之纪念馆消防设施完备,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注重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宣传,管理与安保人员认真负责;它编制了防火、防爆、防震、防灾等专项应急预案,并做到预案的及时更新;场馆建筑物定期开展防雷检测,场馆室内应急设施齐备,各类消防设施的维修检查到位,应急小组队伍健全。但据本调研团队的观察,认为场馆在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管理方面还可以做一些改善:加强对国内外文博单位事故案例的学习,提高安保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防范电气火灾事故的能力;了解消防应急先进科技装备,配置改进消防应急装备,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朱老师和玄武区消防大队董寅申队长的带领下,前往梅园新村纪念馆进行了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先与保卫科领导就应急意识、应急预案、应急设施、电气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梅园领导表示:安保部门时刻关注国内外发生的文博安全事故,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加排查,并及时组织学习演练。随后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场馆内的消防、应急设施,并带领队员考察了馆内建筑情况。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应急意识较强,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消防大队的专业指导下,风险评估较为全面,应急预案运用灵活,馆方能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但馆方也需要加强对游客及周边居民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游客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配合馆方的工作。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17日下午调查团成员前往江宁织造府进行实地考察。团队成员仔细观察消防设施及与其相关的条例图例,做好记录也同指导老师与保卫科科长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交流;随后团队成员前往总统府,采访了总统府的保卫部部长,部长详细回答了团队成员提出的关于古建筑消防方面应急知识的问题,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记录。调查团于7月19号下午,前往甘熙故居进行调研;考察之时,保卫科人员正在进行消防设施的使用练习。与他们简短交流后保卫科人员带领队员们参观、介绍馆内的古代防火用具与现代安防设施。在此之后队员们则前往了夫子庙,考察了夫子庙与其他文博单位消防建设的实际情况,并向当地派出所咨询了关于人员疏散方面的一些情况。江宁织造府,总统府和甘熙故居三家单位在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时紧迫感较强,切实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各个单位也制定了适用于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及相关的消防安全操作流程。在消防设施的配置方面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将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严格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但文物古建筑及其周边建筑因其建筑布局的特殊性,导致消防通道不够通畅,个别消防设施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也无法安装,留下了一些风险和隐患。为此,文博单位安保工作更需加大人力投入,加强管理,预防为先。

三、得调研之果,尽应急之学

根据调研结果及查阅的相关资料,团队成员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建设专门的突发事件案例库定期组织文博单位的工作人员学习并开展专业培训。

2. 在演练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减少人力物力上的损耗的同时提高演练的全面性。

3. 做好针对游客的应急意识普及工作,提高游客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

4. 关注先进的应急平台和应急设备,运用物联网等做好预防工作,并对现有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5. 古建筑类文博单位,若应急设施、逃生通道受到的限制,应加大巡查力度及替代设施的投入。

6. 人流高峰期时期,做好提前预警与防备,安排专人进行人员疏导。

7. 应急预案在编制时请专家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的演习尽量做到全员参与,确保每个人熟练使用各种应急设施。

8. 增强单位内医疗救护的能力,完善医疗救护的资源和设备。

9. 在风险隐患排查时,加入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考虑与处理。

四、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文博单位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层面上的巨大价值以及深远的教育纪念意义,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无可取代的实物见证保护这祖国的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础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尤其对于大学生,应当发挥专业所长,研究创新,为文博护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