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南工翼行,用科技助力乡村教育
实践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能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工翼行”科普团前往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开展了以拓宽乡村中小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普支教活动。
背上行囊,砥砺前行
实践首日,“南工翼行”科普团成员们在汽车站集合。出行的路上,虽然天空阴沉沉的,但一想到能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一颗代表着科技与创新的种子,团队成员的心里就没有一丝阴霾。
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后,团队成员在当地宿舍简单收拾后,召开了一次课程安排短会,进一步确认了各个成员的课程安排。在会议上,大家也互相交流,并精心准备着自己负责的课程内容。
梦想伊始,未来可期
经过一晚上的休整后,科普支教团的成员们带着饱满的精神来到教室。孩子们背着书包,带着腼腆的笑容,用期待的眼神打量着支教团的“小老师们”。
第一堂课上,团队成员先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然而孩子们多半腼腆害羞,不太主动上台自我介绍。看到这样的情景,科普支教团的成员们给孩子们加油鼓劲,树立信心。最终所有的孩子们都勇敢地走上讲台。一个简简单单的自我介绍,不仅代表着本次支教活动的开场,也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成为支教团队员们同孩子们建立友谊的开始。
趣味编程,启发思维
邓小平同志曾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互联网+”南工翼行科普支教团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差距较大,支教团队为孩子们准备了符合孩子们理解能力的课程内容:Scratch简单易懂,利于开发年龄较小的孩子们的编程思维;初级C语言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们,激发孩子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孩子们几个人一组,围着电脑,求知欲溢于言表。老师在同步电脑给大家讲了基本原理和操作后孩子们便开始自己做简单编程。
“成功了!成功了!”看着自己第一次编程生成的小动画,孩子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一个个急着与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成果,支教团同学的脸上也溢出了笑容。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们这边,参与的积极性也丝毫不落下风。虽然学习内容稍难,但这反而刺激了他们不服输的劲头。老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问问题。理论课结束后,孩子们便围着电脑开始编写老师出的编程题。最后,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出色的完成了题目要求。看着在电脑上显示出了一朵数字组成的小花,孩子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多彩课程,激发兴趣
除了计算机课程,支教团的成员还安排了英语课、折纸课、魔方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英语课上,孩子们学着老师的嘴型一遍一遍地学习如何发音。有的孩子耍着“小聪明”,用汉字和拼音来标注英文发音,将“flower”标注成“服拉瓦儿”,引得哄堂大笑。大家一起学习英文歌,《Teddybear》的旋律在教室久久回响,在欢快的氛围中,孩子们高效地掌握了许多英语知识。
折纸课上,支教团的小老师们每折完几个步骤,孩子们便不断提问。看着孩子们五花八门的折法,支教团同学耐心地改正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步小错误。“老师我的折纸坏了”“老师我想换别的颜色的折纸”“老师你再折一遍,我没看清”……虽然折纸课安排了三个队员进行教学,可大家还是被孩子们的连环问题搞得有些手忙脚乱。但看到孩子们出色地折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后,作为他们的小老师,支教团成员的内心也十分欣慰。
魔方课比折纸课难度更大,需要孩子们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群男孩子仔细琢磨着手中的魔方,努力回想自己在课上学到的小技巧,因思考而紧皱的眉头间,仿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女孩子们则围在一起讨论步骤方法,偶有意见不合,便争红了小脸,要找老师“讨个说法”。看到同学们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场景,队员们主动走进孩子们,不时给与相关指导。
才艺展示,精彩互动
下课时间,教室里依旧热闹非凡,孩子们围着支教团成员,争着展示自己的才艺:三个可爱的小姑娘翘着兰花指,带着腼腆的笑容,为大家表演了《兰花草》,博得了大家阵阵喝彩;男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开始表演唱歌,稚嫩的童音,纯真的笑容,孩子们的快乐感染了每一个科普支教团的成员。
孩子们还给支教团的小老师们画了画像,写了他们对老师的第一印象。还有细心的孩子为老师们准备了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朝夕相处使得孩子们与老师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孩子们课上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后就成了老师的“小尾巴”。紧凑的活动让队员们都略显疲惫,但看到孩子们的点滴成长,支教团的同学们颇感欣慰。
走访家庭,温情传递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队员们还来到了部分孩子的家中进行家访。
在滕同学家中,虽然家具略显陈旧,但显得十分整洁干净。通过与家长交流,支教团同学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在外工作,家里由爷爷奶奶和妈妈照顾。说起孩子的学习,滕同学的妈妈露出自豪的表情。说起滕同学获得的各类荣誉和成绩如数家珍。支教团同学也希望父母能继续保持与孩子的沟通,无论平时工作多忙,都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每个孩子都渴望被重视、被鼓励。
春风化雨,相伴成长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距离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支教团成员们为孩子们策划了一场文艺晚会,和孩子们一起用最精彩的表演为“南工翼行”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给自己一份完美的答卷。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队员们对乡村留守儿童现状和教育发展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和小朋友们结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
在支教过程中,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西棘荡村还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柘汪镇党委组织委员邵珊珊与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娟老师出席了签约仪式。
据悉,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南工翼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柘汪镇已经开展三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给当地儿童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也成为志愿者们一段难忘的人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