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10期

江湖路远,言以为乡——外语学院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调研背景

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这一由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也应运而生。早在19世纪,德国历史语言学家施莱歇(A.Schleicher)就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语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语言学在世界愈发受到关注。芬克(Peter Finke)运用生态系统概念转指语言世界系统和文化系统,特兰普(Wilhelm Trampe)和斯特罗纳(Hans Strohner)在继承中突破,他们用生态系统作比喻,揭示了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一直在进行着的互变互动过程。

活动筹备

本次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言为乡”小组开展的创新项目,就是把方言放在生态语言学的框架下,从生态语言学的五大焦点角度分析南京大学生中的语言生态系统,探讨新时代环境下方言的传承及发展性保护问题。

实地调研

本次社会实践采取“由面到点”和“分头行动”的形式:①发布网上问卷,依托互联网收集样本,先从宏观上把握出汉语方言现状;②团队部分成员分别在南通市、南昌市、南京市寻求合适的方言发音人,对一些日常用语采集方言样本;③团队部分成员前往南京市云锦博物馆,在官方机构了解南京方言的艺术形式之一“白局”的基本情况;④团队部分成员前往德国地区,采访一些华侨,探寻他们对于汉语方言的态度;⑤团队部分成员前往中国台湾地区,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台湾地区人民对于汉语方言的态度等等;⑥团队一起分析前期线上问卷,并进行问卷分析;⑦团队部分成员进行方言文创产品的设计工作,为保护方言提供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