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4期

 

缘起南工,爱在沭阳——南工青协赴沭阳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在中国,每年都有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来自不同的高校,走进不同的贫困地区,用一段不长的时光,做着同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支教。或是教学,或是陪伴,他们用知识和爱点亮着贫困地区的孩子,不求用短短的时间改变他们的现状,只愿拓宽他们的视野,世界那么大,他们值得去看看。

2019年6月,南京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招募了十一位志愿者并于七月中旬前往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短期支教活动。

抵达

七月燥热的阳光中,南工青协支教小分队从学校出发,志愿者们怀揣紧张与期待一路向北。经过四个小时车程,志愿者们分为四组到达对应村部。沭阳县湖东镇新钱村第一书记吴俊同志和仲湾村、大房村、石平村的有关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南工青协的志愿者们。

志愿者们整理行囊,整理心绪,一边感叹着乡村美好的景色,一边认真准备第二天的教案。收拾完毕的志愿者们在微信群里互相讨论着明天的计划,似乎不管怎么准备都害怕孩子们不喜欢。夜深了,志愿者们带着对孩子们的期待和路途奔波的疲倦进入了梦乡。

教学与陪伴

清晨,十一位小老师早早起床到达自己对应的村部教学点,初见孩子们,用一首“虫儿飞”和“二十四节气歌”开启课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诗词、中国传统文化、趣味童谣、英语情景对话、“狐假虎威”英文版、情景剧演绎、趣味数学、街舞课堂、手工绘画,还有极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禁毒教育以及基本的性安全教育都是本次要开展的内容。志愿者们用孩子们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带给他们有益的知识,带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英语的大门,用更加宽广的视野看这个精彩的世界。

课间的村部楼永远充斥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围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玩小游戏,或是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分享彼此的故事,互相陪伴,互相温暖。在“给父母的一封信”命题作文课上,孩子们吐露心声,表达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用稚嫩的话语感动着志愿者也感动着他们的家人。寓教于乐,互相陪伴成长是志愿者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相处两个星期最真实的写照。

支教感悟

在与孩子们相伴的时间里我们能教给他们的知识真的很少,但只要有一个人因为你所做的事发生了好的变化,不就够了吗?况且我们的目的也不仅仅在于教授知识,更重要的带领他们认识外面世界的精彩,培养学习的兴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石平村组

令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上课时,孩子们抬起头时的一双双眼睛,认真安静带着光……说实话,很难说,我们来的这段时间给他们生活会带去多大改变,会对他们人生有多么大的影响,但是就在我们相处的短暂时光里,我能带给孩子们陪伴,孩子们可以拥有一段美好欢愉的时间,我觉得就足够了。

——仲湾村组

最后一天上课时,感觉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一眨眼,一天的课就突然结束了,看着空落落的教室,仿佛他们都还在这里,仿佛我们还要准备新一天的教案,仿佛明天我们又要教给他们新的知识,但是我还是要提醒自己,这一切都结束了,提醒自己,明天就要离开,再过一天又有新的老师来教他们,我们也只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三个过路人,可是不舍与思念却依旧在我们的内心萦绕。

——大房村组

从第一次在讲台上讲话时的紧张到最后分别时的不舍,虽然乡村硬件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不该有界限,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新钱村组

初显成效

这次暑期的支教活动,四个支教点的志愿者都得到当地驻村书记的高度赞赏,湖东镇吴书记为鼓励和赞赏此次支教活动,为每一位志愿者颁发了优秀志愿者证书。家长们对小老师们也表示了衷心感谢。活动结束志愿者们上车离开时,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神情大概是对此次支教活动最好的认可了。

记忆犹新的是初见时的紧张和离别时的不舍,刻骨铭心的是这些日子彼此的陪伴。“缘起南工,爱在沭阳”,愿我们认真而短暂的陪伴带给孩子们的是一份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