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地 探究河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长制”调研美丽中国实践团纪实(一)
前期规划
为了了解河长制实施后,南京市浦口区主要河流的治理情况,实践团队跟随南京市浦口区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实地了解河流的状况。团队计划随机选取浦口区两河一库水样进行检测,测量总氮、氨氮含量,以数据化的形式深入了解。
实地考察
7月23日—7月26日,团队一行跟随浦口区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进行浦口区珠北河和城南河西流域排放口的定位统计工作。在四天时间里,团队成员跟随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走过珠北河全程和城南河西流域,共统计排放口七十余处。在统计排放口的工程中了解到,对于各个河段排放口情况的统计是为后期对排放口进行细致的排查提前做准备,同时也为后期的治理做好基础的工作。这也让成员们切身实地地感受到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们为治理河道所付出的艰辛。
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成员发现部分地方存在排污暗管,而正是因为这些暗管中排出的大量污水,导致周围的河流均受到污染,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同时小组成员也了解到,有些常规的排水口被占用来排放生活污水,还存在部分报废的排水口被违规启用的现象。这些违规使用的排放口对河流的整改存在很大的威胁,要想从根本治理河道水质问题就要对这些排放口进行彻底的治理。
签约挂牌仪式
7月26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南京市浦口区河道管理所举行了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仪式由学院团委书记王菲主持。浦口区水利局副局长陈德昌、河道管理所所长郝金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马丽春、“河长制”调研美丽中国实践团指导教师魏无际教授、团队成员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浦口区水务局副局长陈德昌从政策方面高度概括了“河长制”概念产生的背景、重要意义及组织形式,详细介绍了“河长制”在全国、南京、浦口区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对社会实践团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对学院技术团队参与浦口区水质整治表示感谢。马丽春书记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学院规划,同时强调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魏无际教授简要介绍了实践团的工作计划与阶段性工作成果,并强调了将学校专业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的重要性。最后,双方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并为基地揭牌。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致力于将“培养热爱环保事业、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多的“环境人”走出校园,投身社会,为推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