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工翼行”科普团(二)
为帮助乡村中小学生拓宽知识面,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二届“南工翼行”科普团支教活动于7月13日正式拉开序幕。
“南工翼行”科普团的教学课程包括科技知识科普、互联网启蒙、电子小实验操作以及趣味文体活动,并针对有课业辅导需求的孩子进行一定的假期作业辅导。本次选择的实践活动地点是连云港市赣榆区拓汪镇西棘荡村。
趣味科学实验课程
在为孩子们播放科学纪录片之后,科普团准备了多个趣味性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报纸、带电的气球、简单的折纸、拼图、搭磁铁玩具、高难度的拼豆豆、扎风筝等,科普团成员通过一步一步耐心地引导孩子们,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一个个简单、有趣却具有较强知识性的小实验,激发出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科普团成员们相信,孩子们被这些“小惊喜”激发出的学习热情,会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为以后的学习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培养课程
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做一个像样的自我介绍并不容易。这些孩子的父母多为外出打工族,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传统闭塞的环境也使孩子们的性格更加腼腆内向,对于自我展示缺乏自信,有些孩子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和逃避。
为了鼓励孩子们增强自信心,敢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科普团通过不断鼓励、打气,减少孩子们的羞涩。通过教他们做手语操,唱英文歌等方式,鼓励他们展示自己。
经过几天的交流,原本腼腆的孩子开始拿起了话筒表达自己;原本低着头说话结巴的孩子,主动举手参加互动。科普团成员们为孩子们的出乎意料而惊喜,更为孩子们取得的巨大进步而骄傲。
家访心得感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7月22日, “南工翼行”科普团深入学生家庭,对四名学生的家人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
通过家访,科普团成员们发现,乡村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家访的四个家庭中,三个家庭的父亲因为外出打工,长期不在家;一个家庭的父亲在家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母亲由于要负责家务、照顾一家老小生活起居,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
科普团的成员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不同的家庭进行分析,跟家长交换意见,向家长说明家庭教育重要性。同时,积极跟家长们一起探索良好教育的方法,几位家长表达了对孩子教育的新认识,也感谢科普团带给他们的思考。
“人生百态,苦中有甚。竭我所诚,尽我所能。”这是科普团成员们此行一路,最真实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