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8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1期

吴中区产学研创新载体现状调研——法学院研究生调研团(一)

       7月3日上午,在校团委副书记王郁超老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忠祥老师和团队指导老师张仲涛教授的带领下,法学院研究生团队赴苏州吴中区开展暑期调研。

       7月3日下午,调研团一行参加了“献计吴中发展”高校学子暑期实践营对接会。吴中区政府副区长赵建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沈志枫、团区委书记李臻、区科技局副局长张文华等相关部门领导及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对接会。会上,赵建平副区长发表了讲话。赵区长勉励了即将开展暑期实践的各学生团队,希望他们能秉承“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精神,沉下心来开展好此次暑期实践营活动。他指出,各项目承接部门要与调研团队密切沟通,在对接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执行方案,提供必要保障,推动调研顺利开展,确保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同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系,搭建桥梁,实现合作共赢。会上,赵区长还对团队调研的安全问题专门作了要求。科技局顾东华同志就吴中区创新载体的发展总体现状、指导理念及项目的研究背景为我们进行了介绍,同时感谢南京工业大学对此次活动的支持,并对我们在吴中调研期间的衣食住行保障作出了关切和安排。

       会后,张仲涛教授和成员们同科技局领导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科技局副局长张文华介绍了当前吴中区创新载体(大院大所)的总体基本情况,对当前吴中创新载体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的概括,对我们项目团队调研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殷切期许。张仲涛教授感谢了吴中区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就项目的运行提出总的规划。他指出,当前吴中区的创新载体的引进应是全方位的,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留住人才,科技创新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创新。双方对项目的开展方案互换意见,为接下来的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月4日,经过前期调研团与科技局的领导充分交流后,双方就调研过程达成共识。在正式调研前,由调研团先就吴中区大院大所的基本现状,拟定一份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调研提纲,再由科技局与大院大所负责人协定具体采访时间。

       调研团成员立刻就吴中区地理条件、宏观政策、院所现状、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书籍与网络资料查询。大院大所的引进,首先要搞清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只有定位明确,产业技术研究院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组织的比较优势。其次,大院大所的平稳运行需要机制来保障。将高校、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需要整合在一个系统之中,并对每个主体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定位。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自身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激励、开放合作及技术研发和转化机制。团长宋卫佳着重围绕这几块内容,按调研需要给大家分配了板块任务,细心地给大家讲解了拟定提纲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内容,对成员们提出的疑问耐心地进行解答。

       调研团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就大院大所的运营建设、政府接轨、人员待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详细的论证。通过近8个小时的努力访谈提纲初稿完成。团队成员及时与指导教师张仲涛教授联系,张老师认真细读了访谈提纲内容,对团队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访谈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重要注释和引导。小组成员就访谈提纲中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整,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调研方案,获得了科技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最后,吴中区科技局与各大院大所的负责人协商之下,定于7月10日开始正式调研采访。调研团成员对即将到来的正式调研采访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