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59期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禁毒防艾”主题调研宣讲团

当今社会,禁毒防艾的教育工作已成为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全社会性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名,;而艾滋病,仅2016年一年,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944240例,死亡18237人,报告发病率为506.59/10万,报告死亡率为1.33/10万。艾滋病已成为全球10至19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在我国,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也在上升。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目前我国在青少年中的防艾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增速快,二是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增速尤其快。2014年我国新报告的所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量为10.4万,而2008年的数字是5.6万,增长将近两倍。然而,同期青少年学生报告病例数却翻了将近四倍。青年学生当中,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从2008年的58.5%已经上升到了去年的81.6%了。另外,近五年来,我国国内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15岁至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数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5%。(数据来源@腾讯网)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中的活跃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与支柱。因此宣传宣讲“禁毒防艾”的相关知识,普及科学“禁毒防艾”理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为进一步调研青少年“禁毒防艾”知识普及率本活动,形成量化数据。我们团队优化活动开展模式,分组分别走访南京、扬州、无锡、天水四座城市的部分初高中学校、社区、街头,以问卷调查、街头采访、理论宣讲、视频拍摄、知识手册发放等形式,传递了科学“禁毒防艾”知识,合成了一部“禁毒防艾”宣传片,传播社会正能量。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作为本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地区,项目团队天水地区分组成员高度重视,与甘肃省天水一中相关负责人迅速取得联系,经过项目对接,取得了市一中校团委的大力支持。通过与各级部、处室的积极协调,我们分别在7月21日、28日,8月2日在高二级十四班、高三级二班、高三级九班、高三级十八班展开相应活动。

为了达到宣传效果,项目团队积极联系,并成功取得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两位警官的支持,共同参与了宣讲。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两位警官通过毒品种类、毒品形势、缉毒警察工作等多层面多角度为同学们讲解了“禁毒”相关知识。同学们听得仔细又认真。之后,团队通过艾滋病知识、艾滋病防治、艾滋病形势多角度多层面继续为大家讲解了“防艾”的相关知识。主讲人幽默诙谐,与同学们积极互动,达到了宣传效果。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取得了市一中校团委的高度评价,活动非常成功。

8月10日,根据项目团队总结及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超过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接受过“禁毒防艾”的相关教育。

2、仅有百分之五不到的青少年不清楚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误解“共同进餐会传染”的谣言。

3、对于世界艾滋病日和国际禁毒日,青少年群体的了解程度不高,大部分人不清楚具体时间和相关活动安排。

4、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青少年群体(高中)未经历过性行为,在有过性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大部分青少年知道并正确使用了安全措施。

5、随着西方同性恋爱观念的深入影响,有超过37.25%的受访者接受同性恋,有超过88.89%的青少年正确认识同性艾滋病传播途径。

6、有超过56.86%的青少年群体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7、有超过50%的青少年群体不知道冰毒的化学名为“甲基苯丙胺”。

8、对于大学校园放置的安全套售卖机,绝大多数青少年朋友表示支持,认为可以有效宣传“禁毒防艾”相关知识。

由此,我们认为,尽管当前国际“禁毒防艾”形势有所好转,但针对中国青少年群体的宣传宣讲仍不可忽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社会应该加大对“禁毒防艾”宣传的投入力度,积极建立课堂、场馆等多方面,线上线下多层面的教育教学,为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