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57期

法学院“城中村”社会实践调研

——“城中村”优化改造调研团

    8月7日,“城中村”优化改造调研团来到了南京范家塘,进行我们最后一站的实地调研。距繁华的南京新街口一公里,朝天宫之南,建邺路、莫愁路、水西门大街、城西干道紧紧围合的一大片棚户区,那就是我们的调研地点——范家塘。而如今的范家塘已经基本征收完毕,工地四周都建起了标有南京地铁公司logo的围挡,标志着原南京城中最大的棚户区将一去不复返。

    调研团队走进了范家塘文津桥项目住房保障服务中心,通过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房源信息,据了解,不同以往,今年南京棚改拆迁置换有保障托底,居民选择更多。可以选择置换保障房,也可申请共有产权房,还有公租房。想要房子的,可选择保障房和共有产权房;只想有个地方住,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公租房,一个月只需租金四五百元。在房源上,石门坎附近有正在建设的“壹城南苑”“紫阳佳园”,东花岗和岱山两大保障房片区则有现房可供选择。从去年年初征收工作开始实行,到现在,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住户已交房,并迁入四大保障区的保障房内,征收工作可谓是相当顺利。

    工作人员介绍,城市拆迁最受人诟病的是补偿和安置情况不透明,存在弹性空间,从而滋生矛盾,损害政府公信力。范家塘是南京首个运用征收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拆迁项目。系统上,征收户的所有征收、补偿情况全部公开,可供随时查阅。公布的项目包括征收补偿协议、房源申购,以及共有产权房、公租房享受情况。居民在交房和搬迁中存在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来保障中心进行询问。

    调研团队还对附近的居民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对范家塘地区改造的看法。市民李阿姨居住在离范家塘只有一街之隔的韩家院小区,李阿姨介绍,范家塘原来就是一片老旧小区,但是随着外来住户的增多,住房面积不够,里面的住户就私自加盖棚户房,屋子越来越高,街道也越来越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超大的棚户区,李阿姨对市中心存在这样一个棚户区表示痛心,又十分同情里面的住户,对政府去年对范家塘地区的及时征收改造,她表示十分欣慰。

    昔日的最大棚户区早已没了踪影,范家塘改造征收腾出的地块,将于建设地铁5号线朝天宫站点。此外,还将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和市民公共活动空间。范家塘地区的征收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然而,征收改造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涉及了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等城市资源的方方面面,下一站“城中村“优化改造调研团将走进南京市规划局,让专业人士为我们解答”城中村“改造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