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42期

安全学院“求索”暑期实践团队实践活动

    2017年7月26日走访的这一户帮扶对象有些特别。房子外面写着“覃氏土家医苗医诊所”几个大字,一进门便见着三个蹦蹦跳跳的孩子围着一个温婉美丽的女人,她正在给大女儿梳头发。这位母亲名叫覃冬燕,贫困帮扶户主是她的母亲,他的父亲年过60不可立贫困户。苗医治骨是家里祖传的珍贵医术,她跟着父亲潜心学习多年才逐渐掌握。覃冬燕告诉我们,在政府对村里居民进行精准识别的时候正好赶上父亲病发,全家人都在外地医院里照顾老人,无暇顾及家里的情况,是村委原先就了解她家里的情况,再加上老人病情严重在医院治疗更是花去大笔费用,家里条件马上就要无法维持,村委才决定先将她家列进帮扶对象名单,根据她家里的情况,政府制定了这样一套帮扶措施:她家原本就有椪柑地,因此也是给予肥料补助和技术性支持,家里三个孩子上学也得到了教育扶持,助学三人。覃冬燕继续说道,在精准扶贫项目开展之前,她一直在县里打工以赚取一家人每日的生活所需,祖传的医术也就只能沉积一旁,自顾不暇时别无选择。她还坦言那时压力很大,每天吃了上顿又为下顿发愁,食不果腹也常有,而现在通过精准扶贫项目的开展,父亲的病有了医疗保障,她家的基本生存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至少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她有了时间继续钻研苗医,并且也在往来病人的帮助下办理了行医证,因为效果显著病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来找她治病的人也有了一些,这下不仅挽回了就要荒废的祖传医术,还让生活在有保障的基础上宽松了一些,每每提到精准扶贫四个字,她都不住地说现在真是比以前好了许多,起码有保障了,不用那么担心吃饭了,没有了后顾之忧。

    精准扶贫不单单是给覃冬燕一家带去了保障,更是给社会带来了福祉,覃冬燕重拾医术后村里的乡亲找她看病她都是收的“小工”钱,她告诉我们许多人的医药费还不及我采购药的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医者父母心,自己也当是做好事,回馈社会。用一根蜡烛点燃另一根蜡烛,不仅不会有损自身的光辉还能让他人熠熠生辉。

    在红土溪村走访的最后一户人家是一个老奶奶的家庭,她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有两个孩子,二儿子有一个孩子,三儿子在外地念大学户口不在这边没有入贫困户,家里最为棘手的是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因此对他们家也主要是教育帮扶,助学三人,从村里通向学校的路很长,以前都是悬崖上的羊肠小道,现在正在扩建成高速公路,家里的老人送孩子上学以后可以搭乘交通工具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