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39期

安全学院“求索”暑期实践团队实践活动

    十八洞村地处深山,经济落后,而且道路不通,交通干道更是少之又少,是当地典型的贫困县。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挥、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这个学期,当同学提出要到湘西十八洞村调研精准扶贫之后,我们一组人在图书馆里查找了很多的相关文献,了解到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农村人口还生活在贫困之中,所以借鉴十八洞村成功的扶贫经验,帮助贫困百姓尽早脱贫就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准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一起讨论了很多次,期间也曾出现过意见分歧,政策了解不到位等问题,在积极地联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并和老师一起讨论了几次后,决定将主题定为——全面小康进程中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为例)。

    大家经常在我们自建的QQ群里沟通交流,分享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和对精准扶贫的最新理解,并且整理出了一份总的集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原则、精准扶贫工作展开的程序、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他地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事例和启示等在内的资料。让每个队员都对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自信心。

    2017年7月25日星期二,顶着炎炎烈日,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学院“求索”暑期实践团队来到湘西泸溪县红土溪村,对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进行调研。

    “精准扶贫,幸福的是老百姓,苦的是我们干部”,红土溪村村支书如是说到。通过与当地村委干部的交谈以及公告栏的资料公示,我们了解到了红土溪村的基本情况。红土溪村共有530户3165人,其中贫困户188户779人,从2014年到2016年总共脱贫710人,2014年脱贫30户120人,2016年脱贫141户590人;2017年计划脱贫9户29人,2018年计划脱贫8户40人。可以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望着村干部黝黑的皮肤,想象着他们顶着炎炎夏日和隆隆寒雪挨家挨户去宣传制度,去走访,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之后,我们去走访了两户扶贫对象,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们对村子里扶贫对象的文化水平、生活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