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20期

 “‘天翼’互联网+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年7月14日,正式实践的第一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工翼行科普团决定在连云港市孙净埠村开设社会实践实验班。开设实验班的目的在于对村中的青少年进行科技启蒙。

    落后的教育设施,破旧的教学场所,让科普团的成员们为活动的开展很是发愁。在与村委会沟通后,村委会表示我们此次的活动十分有必要,决定大力支持。随后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而且还积极的帮我们宣传和动员村民们。

    有了场地之后,成员们开始着手实验班的建立。在村委会的大力宣传下,第一天早上便有将近50名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报名。

    开班第一天,科普团成员简单易懂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面包板、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等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同时也带领同学们一起用面包板和元器件制作电子光敏萤火虫等简单的电子作品。同学们对这些陌生的科学小常识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每个人都认真的听讲并且积极的加入到DIY小制作中。

    看到同学们对科学小常识的渴求,我们越发觉得此次社会实践的必要以及自己身上扥担子的沉重。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去完成,为孩子们照亮科学之路。

 

以下是南工翼行科普团的一位成员当天的日记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雨

    今天是社会实践开展的第一天,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孙净埠。看着简陋的教学环境、贫乏的教学设备,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他们日常上课的情景,我的心很痛。这些孩子正处在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年龄,然而科学却与他们相隔万里。我相信对于科学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然而他们的好奇由于资源科匮乏最终只能堙没在脑海里。

    在给孩子们讲科普小知识的时候,看着他们眼中对科学的渴望与好奇,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想要教给他们更多,希望自己能再多为他们做点事情,希望能用我的微薄之力为他们打开科学的大门。

    经过这一天的社会实践,我们感受到了比预期要好很多的效果,也更加坚信开展此次活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