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57期

最美不过遇见你

——交通学院宿迁中扬暑期支教教育关爱服务团支教日记

我们在前行

        忙碌的时候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尚且记得在家虚度光阴时,抱怨时光的脚步太慢,在这儿,恨不得紧紧拖住光阴的尾巴。

        每天从睁眼的那一刻就告诉自己,你的角色是老师,时刻注意仪表形象,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哪一个小习惯、小动作就会给孩子们带去多大的影响,给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学校抹黑或是添彩。孩子们总是带着一丝羞涩,甜甜的喊你,老师好。

        课堂上是一位老师,课后又是他们的大姐姐,大哥哥,竭尽全力的去满足他们小小的愿望,去照顾到他们每个人的情绪。孩子虽小,却分辨的清,你是否真的爱护他,他们明白严厉也代表着爱。他们表达谢意的方式纯粹简单。抱着你,牵着你的手,与你亲近,给你送千纸鹤,蝴蝶结,编制的手链,一个学一个,我们每个老师都收到了各式各样贴心的小礼物。孩子们的这种纯真与他们身上特殊的温暖总能让你发笑,有时甚至心酸。

        未真正参与支教前,我把这件事想的很简单,不就是教几个娃娃认认字,念念诗,唱唱歌,跳跳舞吗?我想大众也普遍这么认为。然而当我经历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前期准备,终于来到这儿的时候,才发现支教进行时难上加难。准备好的课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掉重做,安排好的课时要看学生掌握情况加课时,每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开会讨论,解决反馈,要去听课发现他人的问题同时反省自己……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每个人每天工作到深夜。每天清晨逼着自己起床,身躯那么疲惫,总觉得自己撑不下去,然而在进入课堂的那一刻,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甜甜的笑容,立刻就脉动回来。你会发现,从课堂上下来的老师,总是扬着大大的微笑回到办公室。当然了,有时老师也会哭笑不得。一位队员就遇到了一件无奈的事。她说,一个孩子摸了摸她的脸。然后好奇的问了一句,“老师,为什么你的脸这么圆?”

        我佩服这个团队,尊敬每一个成员。他们都在努力,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累了,哭了,歇一会,擦干泪,笑着再战。与这样一个团队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受益良多。谢谢时而逗比时而严肃的队长,为我们默默承担了那么多责怪与不满;谢谢为我们精心准备饭食的小伙伴们;谢谢团队的大家长,我们的女皇陛下;谢谢给予我们许多指导的村官学长;谢谢幽默又有风度的男队员们……

        支教进行时,我们在风雨无阻地前行。

 

每一瞬间的感动

        不知不觉中,支教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半。

        在这些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十几天里,慢慢的我爱上了中扬这个地方,更加爱上了这里的孩子。孩子们所给予我的感动出现在每一个瞬间。今天早晨的时候,有孩子问我是不是15号就走了,然后所有的孩子都一起说老师不要走,那个瞬间我真的很感动,可能是我过于感性,那个瞬间竟有一丝想要流泪的冲动。在这些天的相处之中,真的很舍不得孩子,我很感谢他们给我这个暑假带来的感动,同时我也会竭尽全力去教导他们。我想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最单纯的,最纯粹的,它不掺杂任何东西,你真心对他们好,他们能感受的到。很多课间时间,会有学生拉住你的手,给你讲笑话,尽管那些笑话或许并不是那么很笑,但是纵是因为他们,让每个笑话都赋予了新的含义。

        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累,但是我很幸运我有这么一群队员,从不会把自己的劳累让学生看见,总是充满活力的进入课堂,总是把自己最饱满的状态献给学生。每天晚上紧张的备课,我从没有听见任何一个队员喊过累,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与队员这么多天的相处,我觉得我们更像是兄弟姐妹了,大家都很细心的彼此照顾,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分歧,但是很快就能解决。支教的旅程会结束,但是我坚信我们11个人的感情不会结束。

        还有一半的日子,我的支教旅程就结束了,现在的我已经在开始倒数着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日子了······

 

最美不过遇见你

        有人说最美的风景不过初晨破晓的太阳,有人说最美的风景不过傍晚即落的夕阳,其实我想说最美的风景不过遇见你——支教。

        在历经几个月多重步骤的准备面试考核筛选后,终于离心仪的支教越来越近了……2015年7月13日早晨8点,我们坐上了从南京去中扬镇的大巴车,此时相对之前开心的心情或许更多了点忐忑,离梦想近了,离期望会不会远了?所有的队员都望着窗外,仿佛在思索些什么。6小时的大巴车,算起来真的不是很长,下午14点来到了支教点中扬镇,大家都环顾四周的一切,也是啊,我们要在这里生活一个月呢。

        在准备了一天之久后,我们的支教生活正式拉开帷幕了,所有的伙伴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可能是期待了太久太久了。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有条有理的进行着,支教队员每天的备课讲课,都显得过于专业过于一丝不苟,让人不禁误会,这些都是真正的老师么?嘿嘿,说笑了。一直都觉得我们的伙伴棒棒哒,在听取队友的建议和吸取别人的经验后,进步都很大,教学工作也最终步上正轨。

        再说说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吧,他们眼中的世界,无非中扬这片纯净的蓝天,或许我们的到来为他们的世界添了一笔色彩。你能想象到不到六点半院子里就已经聚集了好多可爱的他们么?你能想象到很远的距离仿若眼前的问好么?你能想象深深的一鞠躬大声喊出的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的感动么?其实一直以来需要说感谢的人应该是我们,谢谢这群可爱的孩子,给我们这么一段美妙的旅程。感谢在我们还未真正成熟的岁月里,遇到最最可爱的你们。

        之前有听人说过最惬意的事情无非是和志同道合的人把酒言欢说尽天下事,有幸的是这次支教也来了这样一场志同道合的交流。蒙蒙细雨中,我们在村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宿城区洋北镇下口村,就支教问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大家对支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原来和志同道合的的人在一起,感觉是不同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支教它本身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扶贫和援助”,我想每个有志愿之心的人都应该懂得支教是平等的事业,都应该有一颗对于支教最最纯真的期待。

        “让善良不再是一句口号,让公益一直在路上”,我们在众筹网上发出爱的援助,五天之内为孩子们筹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力量的爱心捐助3477元,包括学校团委支持的4500元,我们将利用这些钱为孩子们安装新的黑板,各色的彩笔,为孩子们的童年绘画一个大大的世界。在此要由衷的感谢支持我们的朋友家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孩子的关爱和捐助,愿好人一生平安。

        可能所有人都听过最美不过“夕阳”红,可是并非所有“夕阳”都是美的无可挑剔,依旧有那么多可怜的“夕阳”。在支教队员认真的策划下,我们带领学生去了当地的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扰了卫生,陪他们聊天,最有意义的就是支教队员和孩子们一起为老人包饺子吃,看着老人们开心的面容,所有人都觉得很值得了。这次敬老院之行,对于老人而言,可以让他们乏味的老年生活有一个彩色的回忆,让他们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关心着他们。而对于我们这些队员来说,无疑不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不同以及我们还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我想最受益的应该是我们的孩子们吧,他们为老人们做的点滴,他们的爱心,他们的孝心,会是这个社会多么大的正能量,也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懂得何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愿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这些老年人,关注这些需要我们关爱的弱势群体,愿这些老人安度晚年。

        最美的风景不过在最美的年纪遇到梦想,遇到可以为之奋斗的方向,而我们一直在路上,在努力,在成长!

 

支教,我心里的声音

        还记得七月十三号那天清晨,朋友们和我意气风发的踏上了支教的行程,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余日。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这二十多天,充满了太多欢笑和感动。

        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踏进那熟悉的教室,心里充满了紧张而又有些小小的兴奋,我告诉自己要平静,却难以压抑这矛盾的心情,手心里的汗水湿润了手掌,耳边忽然传来响亮的一声“老师好”,我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原来矛盾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了。从小就听人们说“孩子和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听了这么多年,感觉也就麻木了,也许是当时就身在其中而不知吧,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不禁自问“这难道不是希望的花朵吗?”他们的笑缓解了我心里的紧张,第一节课进行的十分自然和顺利。

        二十多天的日子里我也累过,也有过心酸的时候,我强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在孩子的面前。孩子也会给我安慰,走在路上,但凡遇到学生,哪怕是班级里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挺住脚步对我说一句“老师好”,每当这时心中的累或是委屈都立马消失了,即使累也觉得值得,我要对得起孩子,对得起老师这两个字。这是一种责任。

        所有的事都有一个瓶颈期,支教也不例外,团队内部也有意见不和的时候,但我们都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为之奋斗,这二十多天,朋友们教会了我团队协作,没有完美的人,我们都会做错事,及时的纠正,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我们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对事不对人”成了我们共同勉励的话。

        对于孩子,我并不认为可以在这支教的一个月内给他们带来什么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我希望我教给他们的学习习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他们一些帮助,希望我的陪伴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开朗。给他们我所能给予的关心和陪伴。

        支教,何为支教,愚以为:“尽我所能,授吾所知,伴其左右,予之关心。”即为支教。

 

蜕变

        从7月13号过来到今天8月4日,已经过了大半个月。20天,说长也不长,但是对于我来说,以及我们整个宿迁支教队来说,都是一场心灵的洗涤。

        尤记得刚来的那一天,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喜悦与不安交织在一起,也就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中,我们团队开始运作了。刚开始的那几天,从生活到教学各种各样的事要处理,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与此同时,我们的负责人要求又非常严苛,近乎于苛刻,重重压力下,一天下来大家都觉得非常疲惫。但我很庆幸,我们的队友没有一个人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支教才刚刚开始。

        经历了两三天的调整,大家算是开始进入状态了,一直紧绷的弦总算慢慢松了些。我们的工作重心慢慢从常规事务向教学转变,支教,毕竟重点在教育。老实说,最怕的不是上课,而是每天晚上的例会,总结每天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负责人真的很严厉,即使上非常小的事,也会被反复强调。做的不好被挨批也是很正常的,但有一点非常好,我们永远是对事不对人。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看似有条不紊,但是很多队员也包括我心里都产生了一点疑问,我们来到底是为了帮助孩子,还是为留守儿童之家搞形象工程。虽然心有疑问,但谁都没提这事,毕竟每天教学工作繁忙。不过我私下里和队长以及负责人交流过这个想法,虽然有了一点意识上的改变,但仍未真正解决。但时间这东西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这20多天下来,只要真正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支教中的,我想这些质疑自然就不存在了。记得负责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你们现在对我的严厉或者其他存在不理解,但我觉得评价一个人不能只局限在短时间内,而是看你几年后或者更久后你对他的认识。”

        不敢说在这短短20天内学到了什么人生真谛,或者说净化了灵魂,支教没有这么高的荣誉,但我真的觉得这些孩子还需要我们,需要更多的陪伴,也许在成绩上我们不能瞬间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提高,学生来这不是一劳永逸,但我们会竭力让他们有所改变,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所期待,我想这也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我一直觉得人跌倒了不是扶起来的,而是给他一根拐杖,让他自己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