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201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49期

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甘熙故居活动流程报告

——海外学院白局文化“四个全面”观察团调研第一天

        2015年7月27日下午,海外学院白局文化“四个全面”观察团的队员们从所住宾馆出发,乘坐地铁来到位于云锦路的南京云锦博物馆。在江南织造的大门口,队员们拿出校旗、院旗与宏伟的织造大门合影并进入参观。

        队员们进入博物馆里面开始参观博物馆内部。队员们一下子被陈列架里一件件精美的云锦工艺品震撼到了。这些用云锦制成的服饰,有薄如蝉翼的禅衣,有龙凤呈祥的官袍,有清新典雅的儒生服。那么多种类,那么多的精巧细节,面对它们,队员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妙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队员们观看了熟练的纺织工人操作制作云锦的传统纺织机。那么大的机器只要两个女工就可以操作了。一个负责在上面缫丝,一个在下面理丝。看着运转的机器,听着哐叽哐叽的声音,劳动人民那种勤劳、能干、智慧的精神深深地印入了队员们的脑海中。

        最后,队员们走出博物馆,在今天闭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口深深地鞠了一躬,不管怎么样,历史总不能忘记。

        阳光曝晒下,南京尽显它的火炉本色。观察团顶着这样的烈日,继续寻觅着一处散发南京传统特色的建筑遗址——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始建于清代的它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带着南京独特的建筑风格,它将自己的“九十九间半”的建筑风格展示给大家看。

        品味甘熙,同学们流连于它多厅多弄的格局,着迷于它精巧别致的装饰品,但最让小伙伴们记忆深刻的便是它里面蕴含的历史人文。从秦朝时的一代名相甘茂到之后的经学大家甘熙,甘煦,甘福乃至之后的民乐宗师甘涛,甘氏一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那种严谨、修身、为国为民的士大夫精神年久留香,从这一小点就折射出金陵的历史人文。江南文人从古至今的为民太息仿佛从这一间间房子里面传来,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传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而如今,甘熙同时也成了南京民俗的象征,白局,绒花,根雕等等南京传统民俗文化精华都在这里得到保护与传承。这一间间老房子不再仅仅让人想起历史,同时它还在为历史,为民俗发声。它用自己的存在,保护并传承着那些看起来渐行渐远的文化民俗。在离开的时候,同学们在甘熙故居的门口边走边回头看。烈日下的故居体现出了一份独有的淡定和澄静,也许这就是甘熙故居,就是南京传统文化在如今繁华燥乱的时代带给我们所有人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