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烧饼承载的战争记忆
——南京工业大学民间关爱二战老兵现状“抗战记忆”大学生寻访团到访泰兴市黄桥革命历史纪念地调研报告
提到黄桥,江苏人都会想到黄桥烧饼,但是除了当地人以外,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黄桥烧饼的由来与新四军抗战之间还有一段小故事。7月底,我们寻访团的寻访纪念馆小分队来到并参观泰兴市黄桥革命历史纪念地,并且有幸采访了亲历黄桥战役的老兵后人,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1940年,陈毅领导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以七千人(真正的战斗人员仅五千人)的兵力,战胜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政府军三万人(实际参战仅韩德勤本部之89军1.5万),歼灭其一万一千余人,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是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黄桥战役,奠定了苏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巧遇黄桥战役后人 激动齐唱战争歌谣
刚走进纪念馆,我们就被馆内激昂的歌声所吸引,循着声音,我们走进展厅,看见一群中年人围着墙上的歌词在兴奋地唱着歌。走近一看,他们所唱的正是那首《黄桥烧饼歌》。我们饶有兴致地听完他们的歌,不禁对他们能够如此熟练地唱出这首并不太出名的歌曲表示好奇。通过询问,我们惊喜地得知,这一行七人出自同一个家族,家中老人名叫黄新(化名),今年94岁,是亲身参加过黄桥战役的新四军老兵。老爷子一直给儿孙辈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教育他们铭记历史,为复兴中华而奋斗。这一次,虽然老爷子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一同出行,但是一家子女辈特地从美国回到黄桥,重走老人家的战争路,寻访当年新四军的抗战遗迹,感动万分。最后,一家人又深情合唱了一遍《黄桥烧饼歌》,向父辈的那段峥嵘岁月致敬。
据讲述,老人当时在新四军的采编委工作,负责传递消息及出版刊物,亲历黄桥战役。当地有名的黄桥烧饼和黄桥战役的渊源颇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新四军战士长时间抗战缺少粮食,当地的老百姓自发制作黄桥烧饼慰问前线士兵。当时的黄桥烧饼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饼面较大,是用专门的炉子烘干的,含油比较少,特别能抵饿,这一口口烧饼不仅是活命的必要食物,更饱含老百姓对新四军的拥戴之情。
以少胜多 新四军开启抗日新篇章
黄桥战役发生在1940年,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坚持抗战,陈毅、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首先开辟了江南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江南指挥部,当时,党中央提出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这样一个战略方针,于是,江南指挥部挺进纵队先渡过长江,经大桥地区到达江都郭村进行休整。此时,驻在泰州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围攻郭村,爆发了郭村保卫战,这就是后来拍摄的电影《东进序曲》,由于郭村战斗的胜利,争取了“二李”保持中立,所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渡过长江,以郭村、泰州为跳板,东进黄桥,黄桥历史上就有“四县通衢”之称,它处于泰兴、靖江、如皋、姜堰四县的中心,南扼长江,北接苏北平原,加上当时黄桥地区早就有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基础较好。那时,江苏省政府设在兴化,省主席就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他看到新四军到了黄桥,始终觉得是眼中钉,认为占了他的地盘,所以,就多次派兵与新四军发生摩擦,先后又发生过营溪反击,攻打姜堰等战斗。最后,在1940年9月30日,他在东台纠集了3万多优势兵力向黄桥进攻。而当时,新四军只有7000人,战斗人员只有5000人,武器装备也相对落后。面对数倍于我的顽军,陈毅、粟裕,采取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从9月30日一直打到10月6日,歼灭国民党顽军1万1千余人,新四军牺牲900多人,取得黄桥决战的全面胜利,黄桥战役胜利以后,新四军继续向北发展,经过海安,到达大丰境内的白驹狮子口与南下八路军黄克城的第五纵队胜利会师。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党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
黄桥战役的胜利,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它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通常讲,如果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新四军也就很难继续北上,并在盐城重建军部,所以说黄桥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小小烧饼记载抗战记忆
参观完了纪念馆,我们循着南迎祥巷,走访了当地居民,大家都了解这个脍炙人口的战役,对黄桥战役中军民协力、共同抗敌的故事口口称赞。其中一位爷爷热情地跟我们讲:“当时战事爆发后,群众又踊跃参加抬伤兵,送烧饼、猪肉进行慰劳,对新四军帮助的确很大。当年没有东西吃啊,没有哪个新四军没有吃过我们这边的烧饼的!”爷爷如是说,脸上闪过骄傲的笑容。
八年抗战的历史背景纠葛复杂,民族危机面前的一切矛盾都要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股动力,共同对敌,一致抗日,新四军的黄桥战役正是这一趋势的象征。通过这次在黄桥的调研走访,我们收获满满,发现小小的黄桥烧饼竟然承载了那么一段不平凡历史,生于幸福年代的我们更要学会感恩。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更要珍爱和平、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