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院大学生村官观察调研活动第二天
2015年7月11日,测绘学院大学生村官“四个全面”观察团小组迎来了自己第二天的调查行动。
今天,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浦口区大学生村官“四个全面”观察团的四名同学来到了浦口区桥林街道办事处,与大学生村官面访,并在村中随机对村民进行了走访。
上午9点,观察团的同学按时到达了桥林街道办事处,见到了此前联系好的大学生村官。这名村官来自于山西省,是2008届的第一批村官。据他介绍,2008-2011年的三年里,他一直在村中做基层工作。对于这三年的工作,他认为自己虽然完成了上级和村干部安排的文字性质的工作,但实际行为村民办的实事却不够多,只能为他们做一些低保申请、困难补助申请之类的工作。而在调到街道工作后,他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作为大学生的优势。在这次对话之中,村官考察团深深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满腔斗志、一心想要把农民生活富裕起来,希望解决他们最根本最实际的问题的决心。
与村官的面访结束后,我们来到了桥林街道办事处周边的几个村子,并采访了一些村民。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村官考察团发现大多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并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情。这反应了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目中的存在感并不高,村民并不关心大学生村官们的问题。这也是村官考察团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探究的问题之一。
今天的调查结束之后,我们已经完成了要走访的4个街道中的2个,在走访剩下的两个街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吸取在这几次走访的教训,更高效地完成社会调研工作。
大学生村官“四个全面”观察团队员日记:
2015年7月11号 星期六 晴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探究他们在村民心中归属感问题,测绘学院大学生村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1号对桥林街道组织部及周围村民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中存在感问题。
在与大学生村官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是怀着满腔斗志、一心想要把农民生活富裕起来,解决他们最根本最实际的问题。但是实际接触到他们的岗位,他们才发现在开展相关活动显得那么艰难。部分村领导不重视大学生村官,只让他们负责一些简单的文笔工作,而缺少让他们深入百姓生活、了解百姓问题的机会。同时,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短时间无法信任,加上村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学生村官才能难以发挥自身作用。在和村民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不了解,这表现出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中存在感不强。
通过这次实地走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大学生村官存在的现状,同时也对这种现状产生的根源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方面是村领导不能很好的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另一发面,领导在落实问题上存在一定的个人主义。在接下来几天我将更加深入去了解探索大学生村官问题。
桥林街道采访内容总结:
由于在先前对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交流沟通较少,同时在村民心中大学生村官存在感较低。为此,我们对大学生村官再次走访调查,对大学生村官存在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下是对桥林街道受访后的内容总结:
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中存在感较低的原因
1、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工作难以真正开展
2、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地方习惯不熟悉,难以融入村中。
3、在工作中由于没有实权,有些工作无权开展,导致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不理解。
4、拥有的工作能力不是百姓所需要的。例如:百姓在农业上一直是实践者,而大学生村官是个理论者,缺乏实践经验,虽然他们拥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但依不会被村民接受。
5、工作内容被强制界定,主要在村中从事简单的文字工作。导致大学生村官难以于接触群众、了解民情。。
6、基层原有村干部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与上层领导的初衷不相符,对政策的实施不到位。
7、信息宣传对象设定不正确。宣传对象都是大学生村官,而不是以村民等对政策不了解的群体为对象。
8、政府部门分划较多,资源、信息交流存在壁垒,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大学生村官在百姓中的印象。
9、村干部与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并非衷心的来为人民做服务,坚持认为对大学生村官而言,村官工作就是一个跳板,从事村官职业只是为了给自己镀金。
10、对于外驻的大学生村官,村民会有距离感,不愿找其帮忙;对于本地人进驻的大学生村官,村民恐其有背景关系而不愿信任他们。
11、村民对于政策不了解以及不关心,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村民们关注自身利益甚于关注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