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科技服务团在中盐金坛的实习日记
我校研究生科技服务团于7月6日抵达金坛,来自我校化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学院、环境学院的6名同学在来到在中盐(金坛)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沟通交流,本次专业实践活动将围绕《高效脱硫增效剂对盐泥脱硫效率的影响》、《食盐抗结块试验及探讨》、《工业氯化钾净化技术研究》三个课题展开。
以下是队长张姣姣同学的日记:
7月6日日记
今天早上,我们带着些许紧张,些许兴奋的心情来到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基地,早上9点从南京出发,到达中盐是十点半,进入办公室时中盐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已在座等候我们多时,首先是金坛的领导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致辞,然后是韩博士对本次实习和公司情况的简单介绍,各个小组的指导员跟学生面对面的自我介绍和交流。简单的谈话可以感受到金坛的每位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关心。下午主要是对盐场和电厂的参观,对这里基础设施和处理操作流程简单的了解,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在对这项浩大工程感慨的同时也更加了解的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希望在接下来两周的时间里我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自己,为自己增长才干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价值。
7月7日日记
今天是我们投入工作的第一天,上午进入办公室,韩博士带我们认识了崔指导员和冷指导员,然后是进行小组开会,崔指导员为我们讲解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即增效剂对盐泥脱硫效率的影响。也就是利用盐厂产生的固废盐泥代替普通石灰石用于电厂产生的废气脱硫,实现以废除废的目的,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废物回收利用,环保节能,且节省一大笔盐泥填埋费用,最终为中盐公司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让我们了解到企业的环保意识和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让我们认识到企业公司并不像简单的实验室中只考虑结果,而不注重达到某一结果应具备的成本意识。让我们初步认识到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同,简单的循规蹈矩的学习跟实际操作中面临的状况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我们实地实习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7月8日日记
今天是来到金坛的第三天,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开始进行实验,对盐场产生的盐泥和吸收塔后产生的脱水石膏成分的测定,主要测定盐泥和石膏中的含水率以及石膏中氯离子的含量。在指导员耐心教解下,我们通过称量、配置溶液、定容、滴定等实验接触了很多学校里没有接触过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并且通过自己动手已经熟练学会了测试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这将为我们研二的实验室生活打下基础。因为我们本科和研一的学习生活很少接触实验室,这里为我们学习和熟练实验操作提供了条件。由最初对化学药剂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到现在能对化学药剂和溶液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处理,我们对试验生活多了一分喜爱和向往,这里充满着学术和研究领域的奥妙,至少我觉得这里比简单而乏味的书本有趣的多。
7月9日日记
第四天,我们是对前一天未完成的实验部分的进一步实验,主要对石膏中的碳酸钙、硫酸钙、亚硫酸钙的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熟悉实验仪器和操作过程。下午,小组指导员带领我们对电厂进行参观,为我们讲解电厂的工艺流程以及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和设施建设,还有我们课题试验的中试建设,即利用投加增效剂的盐泥来实现对二氧化硫污染气体的去除。并对吸收塔的数据监测系统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观察和记录,查看脱硫系统的各项指标参数:如NOX、充氧量、SO2的排放量等是否达标。这些数据将为我们的实验提供数据支撑。进入厂区时每个人都要严格的着装和佩戴安全帽,这些事情体现了企业的严格的规章和操作制度,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是我们社会课堂的一节课。
7月10日日记
7月10号上午,各组分别进行盐泥及石膏成分中氯离子的测定,探讨氯离子含量对脱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不仅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且对脱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所以我们试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氯离子的含量。除此之外还进行滴定实验,即使用季铵盐溶液标定氯化钾得含量,部分成员则开组会探讨食盐抗结块试验需要的准备工作以及下周进展的工作研究方案,接下来主要就是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为最终汇报做准备工作。总之,在每一个小组的团结合作和每个成员各司其职为团队研究做出贡献的情况下,在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优秀博士和指导员的指导下,初期试验研究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