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食品院暑期实践“青春三下乡,奏响中国梦”
7月14日,为响应全国“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南京工业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访了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重点了解了该镇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特色重点实业的发展状况。
下午二时三十分,实践小队抵达大中镇,在城南新区召开会议,该镇几位领导与实践小队全体成员与会。首先,韩书记向大家介绍了大中镇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让小队成员对该镇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学生代表就此次实践具体行程和目的做出了明确说明。最后,双方签订协议,举行了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会后,韩书记等人带领实践小队参观了大中镇丰收大地农业基地。队员们亲临农产品种植基地,与农民们面对面交流,深切感受到了大中镇农业发展的先进以及村民科学致富的智慧。
实践基地挂牌仪式结束后,南京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基层宣讲实践团在大中镇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当天下午就在大中镇团委书记陶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现代农业生态园丰收大地农业基地,首先参观了概念展厅,了解了基地的概况和发展;随后进入经济与观赏作物大厅,目睹了种类繁多的特色植物;接着实践团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特色番茄种植大棚,并亲自采摘果实;在良种作物培育实验室实地观察学习;进入食用菌生产厂房考察借鉴。最后在基地餐厅稍事休息,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次日来到了大中镇示范村恒北村进行调研活动,首先来到恒北村委观看了恒北村纪录片,了解了恒北的发展和现状。随后在村官的带领下进入到恒北村实地考察,实践团首先来到特色早酥梨生产基地,仔细询问果农早酥梨的行情;接着来到村广场深入了解村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路边听边问,切实体会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随后一行人回到恒北村委,实践小队在会议室与大学生村官开展座谈会,大学生村官们给首先给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恒北的变化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并表达了对南京工业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的欢迎。实践团成员随后仔细询问了村官们的工作经历,深入了解了国家政策在恒北村的落实和实施情况,同时向投身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他们表达了敬意,并就如何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座谈会于上午十点左右结束。
随后实践团一行人走访了村民,行了问卷调查,从收入、住房、生育、教育等各个方面了解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并根据相关资料为村民提供了具体问题的咨询服务。此举有利于实践团了解新农村的现状以及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最后,小队成员们拜访了大中镇敬老院,看望了孤寡老人。
下午时分,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实践过后,小队成员统计了调查报告的数据,并且对大中镇的现状作出以下总结。首先,该镇拥有大量高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大促进了农业科技化规模化的改革。收入来源集中在白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上,说明该镇农业仍然是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支出主要用于子女婚嫁等,表明其注重传统观念。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村落周围并没有大型污染企业,村民对于村中基础设施、村干部以及医保体系都较为满意,生活幸福度较高。
此次实践,小队成员都感触颇深。一方面见识到了当代新农村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并且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农产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对真理的探知和对技术的革新,可以说,大学生是新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为其出谋划策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而随着大学生村官的日益增加,更是说明了大学生对村镇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务必要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并且不断实践检验知识,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农村这片生养炎黄子孙的土地极尽所能。
大丰市,一座创新与融合的城市,一座用科技和创新提升自身品位的城市,而丰收大地这一新兴农业旅游项目,正是将农业,科技与旅游很好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它将成为大丰市的新一代的城市名片。
番茄培育基地
一走进番茄培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运用科技手段培育的新品种的番茄,这些新品种的番茄在形状和口感上较传统番茄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有的番茄已经具有了观赏的价值,宛若一件件工艺品,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力量,科技为农业带来的转变
食用菌基地
走进食用菌基地,只见一个个食用菌从培育的空隙中伸展出来,我们穿梭在观赏走廊之间仿佛置身于云间。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这里的每一个食用菌不仅个头比一般市场的要大,其拥所具有的营养价值更是一大优势。
工艺园
来到丰收大地的工艺园区,完全打破了我们对农业基地的认识,进入园区里面仿佛来到了一个艺术品展馆,成列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件件艺术品。只不过,这些艺术品都是用农产品制成的,要不是亲眼见到正不敢相信农产品也可以这样疯狂。
以下是她们的成员实践心得: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士农工商”中的“农”终于不在落后了。
7月中旬,在班长的组织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丰市大中镇进行了学习。领导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了我们,我们感到受宠若惊。在简单的会议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参观。
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恒北村。恒北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实施了科学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张德江以及省、市领导先后来到恒北村视察工作,对恒北村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恒北村依托生态果园,做美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在农业基地,我们在一大片西红柿院子里采摘了茫茫多的西红柿。实在让人想不到的是,单单西红柿就有大量品种,绿脸,鬼脸,花脸,绿钻等等等等。传统印象中的男耕女织已经远远的被科技农业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的健康,农民的增收,消费者的放心。在“蘑菇种植基地”我们看到的是,蘑菇在自动检测温度湿度的房间内茁壮成长,而且里面空气十分洁净,都没有化学物品的存在,大中镇真正做到了科技农业,干净,环保。一天后,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参观确实结束了,但是这其中带给我的思考却还在继续。
在如今的社会中,各种因素造成了我们所谓的大学生难就业的现象。我想,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在我们大学生自己身上。也许是我们“大学生”这种身份带给我们的优越感,使我们 看不起体力劳动者;高学历也许带给我们许多光明的前途,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狭窄了我们的视野。真正发家致富的很多都是体力劳动开始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有机会做老板的,所以那些难就业的大学生们,与其闲在家里啃老,还不如找份工作先养活自己,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父母还怎么指望我们去赡养他们呢?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在参观的时候,我们也接触到了很多大学生村官。他们也笑着和我们讲述了,许多在当官时困难,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坚持了下来,并把他们的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他们不是公务员,没有很高的工资,但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底层的人民群众,他们的工作更辛苦,真的是蛮值得借鉴的。
现在我们想找到专业对口的,工资有很高的工作,真的是很难很难。真正要做的就是摆正我们的心态,存在即合理,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认真做自己的工作,总归比啃老好的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别太刻意追究得失,在意的太多反而会失去的更多。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我们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