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走路线、传精神,南工学子这样学习革命文化(二)
项目背景
2018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五号国家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97年来不懈奋斗伟大历程、可歌可泣英雄史诗的缩影和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捍卫革命英雄,法学院以“三部曲”的形式开展了“读经典、走路线、传精神”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实施过程
走进课堂,弘扬革命精神
“传精神”正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和亮点。我们分‘三步曲’开展社会实践,不仅是要让实践团队的队员学习革命精神,更是要号召广大青年学生一起传承革命精神,共同捍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参观完红色景点后,同学们马上以各种形式展开了“传精神”的各项工作。
暑期支教播撒革命种子。淮海战役探访小组的张春宝同学,日前正参加学校致善协会在湖南湘西永顺县友谊村的支教活动。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淮海战役的重要意义,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他特地开设了一堂历史课,给孩子们讲述淮海战役的历史。
网络空间学习先烈事迹。法学1701班在QQ群中开展了一次特殊“团课”,组织委员岑沁文将雨花英烈学习体会制成PPT在网上分享,并深情讲述了丁香烈士“特殊的合影”、郭纲琳烈士“永是勇士”的感人故事。该班的同学们对这堂团课感触颇深,他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先烈,在新时代展现青春新作为,以此告慰英雄。
翻转课堂宣扬革命精神。为了发挥扩大本次实践活动的影响力,起到“一传十百”的效果,带动全校同学一起学习革命英雄、传承革命基因,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将以课堂翻转的形式,走上历史课的讲台,传播革命文化。“这次暑期活动是我们实践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将采取翻转课堂形式,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走上近代史的讲台,用学生的视角传扬革命文化。”实践团队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刘亮老师这样说道。
实践意义
英雄烈士,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国家的神圣财富,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底座。然而,近年来网络上不时传出侮辱烈士名誉的恶性事件。我们分‘三步曲’开展社会实践,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革命文化,更是号召最广大群众一起传承革命精神,共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捍卫革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