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蓝色渔梦 寻授渔之道——食品与轻工学院(三)
目前,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靠海吃饭”模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食品与轻工学院的“蓝色渔梦”暑期实践调查团,利用暑期深入了渔业历史悠久的陈家港镇,针对个体水产养殖户与个体水产经销商,对目前农村水产养殖户的实际需求以及水产养殖的实际状况开展调研考察。
人和——授渔之道
在考察完头罾鱼虾养殖区后,调研团队深入调查了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采访了其中的26位水产经销商。
小组成员从11位经销商那里了解到,他们的经营模式大部分是自产自销,因此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品未能“走出去”;而且,大多数的经销商缺少“互联网+”意识,不懂得如何进行互联网交易。此外,从15位经销商那里了解到,由于目前政府并没有划定固定的农贸摊位,这些经销商不得不经常搬迁摊位以便谋生。
实践接近尾声时,有渔民像团队反映枯草芽孢杆菌等关键性菌类售价过高。对此,团队指导老师朱本伟分析道:“面向渔产养殖,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想要解决渔民关心的问题,就需要建立更高效的培养体系,缩短菌株的发酵周期,进一步降低制剂的生产成本,或者研发出更具优良特性的低成本新型菌剂。”
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将出现的问题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地向有关领导提出了改善意见,如定期开展养殖专业知识培训,组织养殖合作社以便定期举办水产养殖技术的实用讲座或培训,统一免费赠予各种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资料,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合理地结合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渔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