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生走进江浦街道同心社区,开展“葫芦画”南京特色非遗体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启了一场传承非遗技艺的青春实践。
活动现场,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葫芦的文化来历。“葫芦在非遗文化中有着深厚底蕴,古人视其为‘福禄’象征,从明清时期的民俗装饰到现代的创意文创,都能看到葫芦的身影……”老师结合商周青铜器纹饰、民间剪纸等具体例子,让同学们对葫芦的历史渊源有了直观的认知。



动手实践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尝试装订工序、嵌合葫芦构件,一遍遍调整针脚的整齐度,仔细琢磨葫芦的摆放角度,不仅在指尖触碰中体验到传统工艺的细腻考究,更深刻感受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以“历史讲解+实践创作”的形式,使得同学们学生既读懂了南京葫芦文化的底蕴,掌握了线装与葫芦装帧的技艺。学院将持续开展“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在文化传承与社区服务中持续发力,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将社区打造成为实践育人的多元阵地。

作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审核:邹金铃